评论

  • 溺水者的呼唤(关于高大钢)--朱艾平
    (摘自《新香港》98年7月) 在我的印象里,高大钢是个多动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有着“超前意识”的画家。他作画从不会静下来一笔一画地描绘,也不会按步就班地刻画局部,而是大刀阔斧,任凭一股激情涌上笔端,劈哩啪...
    查看详情
  • 林泉丘壑见真心——徐华小记
    孔子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徐华便是一位集智慧与知识于一身文人化的山水画家了。 中国山水画由来久矣,虽然顾恺之的画中还存在"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问题,但从宗炳、王微等人的画...
    查看详情
  • 凸现自己
    张灵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人物研究生班,师从吴山明教授,现为职业画家 选择画画这个职业,实在是天分使然,而作为女性,却是一种宿命,因为有着对美术的敏感与直觉,所以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因为有了感觉与...
    查看详情
  • 悬浮的记忆
    魏鲁安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师从苏天赐教授,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魏鲁安    打开回忆之门,悬浮的记忆飘忽不定,时尚,典雅,永恒,构成这一切。在众多回忆之间,人与水的运动成为我所关...
    查看详情
  • 谢海的“花花世界”
     谢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师从王伯敏教授,现为《美术报》评论部主任 吴又华   当今画坛,当今美术评论界,你要是问我“白话谢海”是怎么一回事,老实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因为,...
    查看详情
  • 雷喜宁: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出文革浩劫阴霾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雷喜宁今日在此间介绍,三十年来,中国国务院先后公布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二OO六年公布的第六批保护单位数量一千零八十处,几乎达到前五...
    查看详情
  • 窦金庸艺术随笔
    窦金庸 浙江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金华画院院长 画画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其实这不过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说白了便是爱好。我喜欢中国古代文人的作画心态,窗明几净,惠风和畅,三五好友,一杯清茶,喜...
    查看详情
  • 看四川油画
    王朝闻 生活经验不只向画家提出应该画什么,也向画家提出了应该怎样画。缺乏生活经验的创作构思,难免产生连作者自己也不激动的向壁虚造。缺乏生活经验的艺术批评,很难从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但四川美院油...
    查看详情
  • 苏金海其人其印
    我最早知道金海兄的大名是在1983年上海《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篆刻征评活动中,他是十名荣获一等奖的作者之一,可谓十年寒窗,一举扬名。《书法》上刊出他的两方有甲骨文风格的篆刻作品,清刚雅健,给人留下了...
    查看详情
  • 朱东润先生的风范
    朱东润先生的风范 陈仲明(南京师大书法教授) 我每次回老家苏北泰兴,总要到朱东润先生的祖宅看看,他的祖宅在镇上苏利巷3号,和我家是紧邻而居(我家是1号)。年幼时常听街坊邻居念叨朱东润这个名字,后面还要虔...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