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张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5—2006年)
    王嘉(广东美术馆副研究员)在中国美术史上,没有哪个时期象近数十年间这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之所以如此,也许是时间坐标跟我们开的玩笑。因为我们看到的远古美术史,常常是以“千年”为单位;稍近以“世纪”和“年...
    查看详情
  • 水墨实验的个人史——张羽的艺术历程
    吕澎宣纸、墨、毛笔、水构成的图像是一种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沉淀,无论人们怎样使用这些物质材料,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这个沉淀的内容。图像的变异在不断的使用中发生,人们用“改变”、“演变”甚至用“不同”来描述变异...
    查看详情
  • 心灵映象——张羽的《灵光系列》
    文 / 何桂彦八十年代末,张羽便追求以个性化的符号和强烈的情感表现来创建具有东方意象特点的水墨画。早期的方法是:借鉴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图式来改造传统水墨画,如早期的《扇面系列》;也曾借用米罗超...
    查看详情
  • 张羽的墨质构造
    张羽的墨质构造刘旭光在墨质的黑白板块之中印证了文明的痕迹,同时也表现着当代人文精神,其中融合了西方当代的、中国当代的、历史与文明的及精神与物质的。墨的能量在张羽的绘画中得到了新的启示,他将水墨材料与技...
    查看详情
  • 一个孤独灵魂的游逛——张羽和他的绘画印象
    郎绍君几次见张羽,都是在展览会上。先是认识他的画,后才认识其人。清瘦的身材,清瘦的脸庞,一双略带忧郁的眼睛,一副近视眼镜。“文革”期间他曾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八年,也没有机会读专门学校。喜欢画,就跟着被“...
    查看详情
  • 心灵映象——张羽
    文/ 何桂彦张羽从20世纪80年代末便追求以个性化的符号和强烈的情感表现来创建具有东方意象特点的水墨绘画。早期的方法是:借鉴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图式来改造传统水墨画,如1986年画的《扇面系列》;也曾借...
    查看详情
  • 挑战极限-易 英
    易 英实验水墨在中国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实验水墨还没有成形,目标也不明确,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力求挣脱传统的束缚,创造出具有现代形态的水墨画。所谓目标不明确是指批判的...
    查看详情
  • 实验水墨的典范路向——“指印”之灵在
    文 / 查常平博士当代实验水墨的创作中,张羽、李华生、刘子建三位艺术家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极限书写的特征。李华生在很容易浸染的麻布上画横线、竖线,交织形成窗格似的艺术图式。在这个人心烦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它...
    查看详情
  • 敏于建构的破坏者——也说张羽和他的黑色绘画
    宋永平 张羽依靠他自身超级理性的引导,融汇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文化精髓加上中国画制作特有的家财行头,有预谋地打造了一把行侠当代艺术江湖的双刃利剑,并且纠集了一批同样具有侠肠艺胆的志同道合者,义无反顾地向...
    查看详情
  • 感受“指印”
    张羽自2002年开始创作的《指印》是在行为与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的,他作品中的每一个指印的触点都带着他的肉体与纸面结合而留下的痕迹,每一个痕迹都是生命的图像在宣纸中留下的触点。在指印数量的积累中我们感受到艺...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