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盡黃沙始到金——劉光畫展觀後記

日期:2020-12-31 11:11:25 来源:徽漆天下
关联艺术家:

资讯 >撿盡黃沙始到金——劉光畫展觀後記


       在藝術的道路上從來都不乏孤獨而執著的探索者,但能清舉於流俗之外,凜然於高標之上者,卻又總是曲指待數,寂寥難尋,尤其是在傳統文化日見頹消的今天。

《白云相待归》

        劉光是壹位悟性天開,真情自啄的青年俊少,早在其中學時代,就表現出自己不同尋常的藝術稟賦,這或許是出於人生的偶然,又或許是上蒼深情的眷顧。劉光的性格壹向開朗隨和、樸實率真。所以他的畫風,亦如他的人品,簡凈古直、清新淡遠。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他的作品少了幾分“繩墨之審分、斧斤之斫削”的僵硬與刻板,多了壹抹“心動而墨發,援筆以含情”的天縱之趣。

 《清秋》

 《空山新雨》

 《独幽》

《听禅》

        劉光畢業於天津美院,初以漆藝入道,而後兼功國畫寫意,得諸多名師的點撥佐教,其藝精進,不紹時賢。觀劉光的畫,處處流露出壹種刻骨銘心的美感,讓人情不自禁地產生壹股心理沖動——在春風如儀的訴說中,悄悄的自我消解和本能的精神洗濯——尤其是劉光近期所作之國畫小品,或人物、或風荷、或山川舟楫、或花木禽異,皆能妙法獨造,涉筆成趣。劉光最大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從不囿於筆墨技巧,故習陳規,而常常能自解鎖鑰,於墨象外突發奇構,到水窮處自來白雲,但又不是矜奇炫技  賣新弄巧。這既是壹種與生俱來的聰慧,更是通過千辛萬苦的歷練,所獲得的必然回贈。劉光通過自己的水墨世界,所帶給我們的不啻是壹種單純的感官享受,而是隱含在筆墨造象中,關於自然與人生的深層的精神思考。在極其簡約的線條背後,使人強烈地感受到來自畫家內心深處的審美機智與哲學張力。這種力避物態造化的寫實性描摹,則更能啟發觀者對繪畫空間的自由聯想,以及天人合壹、物我兩忘的價值指歸。劉光不僅在線條的把握上,分寸合度、進退容與,其對色彩的處理也能做到輕重兼施,繁簡並舉。東漢王延壽在他的《魯靈光殿賦》中說:“隨色象類,曲得其情”,劉光無疑是這壹美學原則的藝術踐行者。縱觀他的作品,尤其是重彩墨荷,凝重、典雅、詼諧、樸茂,將文人畫的爛漫天性鋪張到極致。應物象形,隨類賦彩,深得謝赫六法之藝旨,同時又極富於古典哲學儒道釋之意趣,完美地詮釋了中國畫大寫意的精神內涵。

《仙友图》

        劉光是幸運的,出生於書畫之鄉,幼年便受到藝術的浸染與熏陶,後入高等學府深造。研究生畢業後,入職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安徽師範大學。劉光也是幸福的,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有這麽的人關註他的進步,給予他的幫助,使他盡情地享受上天所賦予他的無限機遇。當然,劉光更是艱辛的,今後的藝術之路還很漫長,仍然需要篳路藍縷的開拓和風雨如磐的堅守。自古有大成就者,無不殫精竭慮,窮而後工。墨子《修身》有雲“誌不強者智不達”,想來劉光早已了然於心,倘能如此,是為幸甚


                                                   愚師 張誠為記                                                   丁酉年歲末於杭州寓廬


《国粹-徽戏》


《明月清风》

《鱼乐图》

《论道图》

《抚琴》


《观云》


《觅知音》


《云游》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