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春游 | 待疫止,待春归,共饮一杯无?

日期:2020-03-18 14:10:56 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资讯 >“云”春游 | 待疫止,待春归,共饮一杯无?

这个特别的春天,你是否也在想念“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无忧时光?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之日。惊蛰之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村野田间,万物欣欣向荣,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莫负春景,莫负韶光,跟着小编一起穿越时空去郊外踏春寻芳,共赏旖旎春光吧!

田园踏春正当时

1

清 禹之鼎《春耕草堂图》

郊外,城墙脚下,花木正茂,春水潺潺,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葱葱茏茏的古树掩隐着三间乡村农舍。

2

清 禹之鼎《春耕草堂图》(局部)

农舍旁我们邂逅了一位老翁,其头戴草帽,年近半百,右手拈须似乎若有所思,身旁还跟随着两位稚气未脱的孩童,一人持杖,一人背负书卷,似乎在窃窃低语着什么。

3

清 禹之鼎《春耕草堂图》(局部)

与老翁及孩童们作别后,夹岸数十步,经过小桥,忽逢一片桃林,此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所谓“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亦如此吧。

4

清 禹之鼎《春耕草堂图》(局部)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万物发始,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里,农民当然更懂得春的含义。正值春忙时节,一位农夫正在桃林不远处的田野中赶牛耕作,在一声牛吼中,整个冬天的荒芜被豁开,泥土的芬芳散发出来。

5

清 禹之鼎《春耕草堂图》(局部)

沿河漫步,只见绿柳竹林下似乎有一小渔村,树荫下数艘渔舟停靠在岸边,忙碌过后的渔夫和其家人们似乎正在忙碌。

6

清 廖枟《渔家乐》

他们或剖鱼、或晒网,或垂钓、或吃饭、或闲聊,享受着大好的春日美景和难得的闲暇时光。

7

清 廖枟《渔家乐》(局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都说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回暖的是鸭子。渔村不远处的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已经开放了,在岸边期待了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8

近代 齐璜桃鸭立轴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说到春日的经典景象怎能少了“燕子”和“牧童”呢?你瞧,河岸不远处一个小牧童趴坐在大水牛的背上,缓慢前行,原本平静的小河回荡起层层水波。忽然牧童好像听见空中有燕子的啼叫,急忙抬起头朝身后张望,果然,两只身形轻巧的飞燕靠近,它们似乎正在衔泥筑巢。

9

清末 湘绣白缎地“牧童骑牛”斗方

春人饮春酒

踏春郊游怎能少了美酒,瞧,江中小舟上的这位仁兄定是寻觅到一处不错的酒家。对岸沙洲上,掩映在杏花烟柳中的酒家,远离闹市喧嚣,绝对是一处清幽秀丽处,如若邀三五知己,前去饮酒赏花,与春同醉,岂不快哉!

10

清 吴大澄酒家诗艇图

古人素爱在春季饮酒。春酒即春酿,寒冬酿造,春天饮用故名,《诗经·豳风·七月》曾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距今一千多年唐代的人们也极爱春酒,长沙窑一诗文执壶上就写有“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的浪漫诗句。

11

唐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春酒史上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他所书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王羲之和众好友名士相约山林之中,坐在兰亭曲水旁,将酒觞置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前面,谁就即兴作诗,否则罚酒。王羲之在酒酣之时,一气呵成写成经典之作《兰亭集序》,他们值此饮酒赋诗“曲水流觞”的雅集,也遂成千古佳话。

12

唐摹《兰亭序》(黄绢本)(局部)

古人用的觞长什么样呢?羽觞又称为耳杯,其名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因其较扁,形状似舟,便于浮起并保持平衡,且有耳也容易拿取。

13

​西汉 “君幸酒”“一升”云纹漆耳杯

待疫止,待春归,共饮一杯无?

是不是觉得今天的踏青赏春之旅少了些什么呢?没错,踏青怎能不赏花,下一期的“云春游”小编将邀大家共赏春花浪漫,领略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