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作品正于荷兰弗尔林登美术馆展出

日期:2020-02-27 14:38:58 来源:佩斯画廊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尹秀珍作品正于荷兰弗尔林登美术馆展出

1

尹秀珍作品于荷兰弗尔林登美术馆群展“势”展览现场,2020年

目前正于荷兰弗尔林登美术馆(Voorlinden)进行的群展“势”(Momentum)汇集了三十多件体现出别样张力的作品。来自不同地域和创作媒介的艺术家通过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个人和集体的挑战提供不同的见解,而其中便包括了佩斯艺术家尹秀珍。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0年9月20日。

“势”,引发构造转变的临界点,艺术家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瞬间。一个决定性观念诞生的那一秒,为新的想法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瞬间:关键的时刻,当一切变得势头强劲,质量与速度相结合以产生非凡动力;而我们的世界亦正处于临界点的边缘。

2

3

尹秀珍,“泪器-1号”,2016,瓷、金 © 尹秀珍

尹秀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一直围绕着具体的个体经验而展开,并通过细微而真实的个体境遇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变迁。这种对于生命自身的关切借助艺术家驾驭日常材料的熟练技巧得以自然且直观地传达给观众。本次展览中呈现的尹秀珍的作品《泪器-1号》,正展现了艺术家对“势”这个主题独具个人特色的回应和解读。

《泪器-1号》属于尹秀珍的系列作品,与“礼器”、“壁器”、“融器”共为四个系列。和尹秀珍作品中最常使用的标志性材料——被视为人类“第二层皮”的旧衣服所不同,在该系列中艺术家选择了陶瓷这种新材料进行创作。这种转变喻示了艺术家对材料的“身体性”认识正探索至更为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柔软而温暖的旧衣服承载了与触觉、嗅觉、视觉等人类感官紧密相连的记忆与体验;陶瓷虽同样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之物,却因其精致形成了某种微妙的距离感,而瓷自身经过复杂的冶炼过程从平凡之土转变为精致之器的过程无疑有着更强的象征意味。

4

尹秀珍,“壁器-8号”,2016,瓷、穿过的衣服,92 cm × 90 cm × 1 cm © 尹秀珍

5

尹秀珍,“礼器-11号”,2015-2016,瓷、穿过的衣服,38 cm × 42 cm × 29 cm © 尹秀珍

6

尹秀珍,“泪器-1号”(局部),2016,瓷、金 © 尹秀珍

泪器本来是生理学上面的与泪有关的器官系统。而我把烧制成瓷的储存眼泪的器命名“泪器”。流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也是释放方式,欢快激动,悲伤愤怒等很多不同的情绪,最后都可以用泪水呈现出来,多数状况下,泪水是情不自禁的,是情绪涌出的物质表达。泪水是特别珍贵的,所以“泪器”必将是重器。这个承载泪水的“器”由用手拉坯的方式制作的圆柱状实心瓷泥构成,保留了手工拿捏的痕迹,像一根骨头或抽象的一节竹子,沾染了它们的性格。上面可以承载泪水的那个浅盘内部,是用纯金烧制而成,再用玛瑙笔刮出光泽,而所施的色釉让“泪器”有了温润剔透的品。实心的构造也使“泪器”产生了沉甸甸的重量。

每件“泪器”口部的形状是与我的下眼睑处相挤压而形成的,是贴切的印痕。每一个“泪器”都跟我的双眼睑产生了非常亲密的接触和挤压,是体会和感悟的触碰,也是几百次寂静的内省时刻。最后得到总共108个成器之物,大小、高低、粗细、形状各不相同,汇聚一处成为一件作品。佛家说人有108种烦恼,以念珠的108破“百八烦恼”,获得解脱和释放。泪器也是念珠。

——尹秀珍

7

尹秀珍,“壁器-2号”,2016,瓷、穿过的衣服,43 cm × 43 cm × 2.2 cm  © 尹秀珍

8

尹秀珍,“礼器-28号”,2016,瓷、穿过的衣服,31 cm × 24.5 cm × 63.5 cm © 尹秀珍

9

尹秀珍,“融器-刀-6号”,2016,瓷、剃须刀片,35.2 cm × 30 cm × 4.2 cm © 尹秀珍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