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南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今天的南沙是衔接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核心区域。从海上丝路到湾区时代,南沙一直链接着中国与世界,从经济到科技,从贸易到文化。
12月27日下午,随着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暨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成果展在广州南沙的隆重开幕,一个立足大湾区,以促进两岸四地青年艺术交流合作为主旨的“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计划”在南沙正式启动!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为开幕式致辞
南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邢桦为开幕式致辞
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艺术交流项目,“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计划”将围绕粤、港、澳、台两岸四地的青年艺术交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当代华人青年的新思维,以持续、长期、开放的视野助力大湾区的艺术生态建设。
项目得到指导单位广州南沙区委统战部、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黄阁镇教育文化体育中心的大力支持,由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作为主办单位,方圆集团作为协办单位共同推进。
项目主办方大学生艺术博览会董事总裁李峰为开幕式致辞
协办单位方圆集团董事会副主席韩曙光为开幕式致辞
开幕现场,来自粤港澳台两岸四地的学术嘉宾云集: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刘可,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前台湾行政院文化教育政务高级顾问、前台湾华山创意园规划小组组长张立伶,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澳门国际版画艺术研究中心主席、知名艺术家冯宝珠,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香港中文大学水墨画系教授郑少忠等学术大咖,以及参与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计划与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的青年艺术家们济济一堂。
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为开幕式致辞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张立伶为开幕式致辞
南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邢桦,方圆集团董事会副主席韩曙光,大学生艺术博览会董事总裁李峰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广州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工作处处长阙光凌,广州市委台办调研员陈树雄亦出席了开幕式。
与会嘉宾共同启动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计划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为“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计划”启动的第一年,首期便推出“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和“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计划”两大重要艺术项目。
11月27日率先启动的是“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计划(第一期)”,特邀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担任学术主持。李晓巧、肖海生、冯晓峰、梁梓珊、韩雪仪、杜梓锋、林家贤、翁雅慧八位来自粤港澳台四地的不同专业的青年艺术家,已于11月27日起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驻地创作。在这个月中,他们以南沙大井村作为起点,探索南沙古村落人文风情,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与村民建立亲密关系,打造与南沙、当地村民息息相关的艺术内容。驻地课题包括艺术与乡村建设、南沙古村落文化的艺术留存、南沙风貌写生创作、南沙本地艺术IP创想、社区公共艺术等内容。他们运用各自擅长的油画、国画、水彩、装置、影像等不同创作手法,围绕驻地课题进行多元表达,创作成果就在12月27日以“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成果展”的方式集中呈现。
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成果展现场
精心筹备的“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亦在12月27日首次亮相。此次交流展将呈现林杨杰、凌桐、肖海生、莫菲、吴卓然、苏锦驹、黄几、梁燕婷、孔景才、谭冠烽、梁嘉玮、李晓巧、范家乐、周俊宇、邱建仁、李政颖、李政勋、林建忠、陈胤桓、翁雅慧、林家贤共21位来自粤港澳台四地的青年艺术家的35件作品,涵盖油画、国画、雕塑、版画、水彩、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风格各异,题材多元,是一次难得的粤港澳台青年艺术的对话与碰撞。参展艺术家们以青年视觉记录所属地方的人文风景,在他们的创作中,既能看到两岸四地青年艺术在地域文化、艺术观念、关注议题等各方面的异与同,也能看到传统与当代的交汇,中国与世界的共融。
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现场
大学生艺术博览会董事总裁李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推动青年艺术事业,是大艺博始终的理念。对大艺博而言,本次展览是大艺博开启大湾区青年艺术项目的一个起点,未来大艺博将在南沙,立足大湾区,面向粤港澳台以及全球优秀青年艺术家,开展更多元化、更丰富、更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携手各界推进两岸四地青年艺术交流、互动、共创,培育更具学术性、创新性、国际性的充满活力的青年艺术氛围,助力南沙的艺术生态建设,让艺术成为南沙的一张新名片。
据悉,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暨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成果展的展期为2019年12月27日到2020年1月20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观展现场
开幕式后,嘉宾们依次来到2019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展以及南沙古村落艺术驻地成果展的现场,欣赏来自粤港澳台四地的参展艺术家的精彩创作。
艺术导览员为现场嘉宾逐一介绍交流展不同作品的创作亮点,介绍其背后凝聚的青年艺术家们对社会、对时代、对自身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身的探索与思考。
在成果展,则由8位驻地艺术家亲自为嘉宾介绍作品的由来,它们是如何诞生于这次艺术驻地之中——
开幕日交流论坛
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与艺术乡建
观展过后,开幕日的”重头戏“——交流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粤港澳台四地学术大咖及青年艺术家汇聚一堂,围绕”粤港澳台青年艺术交流与艺术乡建“这一论坛主题,展开热烈分享与交流。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刘可在论坛上发言
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知名艺术家冯宝珠女士在论坛上发言
在论坛主持杨小彦教授的引领下,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刘可,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澳门国际版画艺术研究中心主席、知名艺术家冯宝珠女士,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先生,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张立伶女士,分享了粤、港、澳、台两岸四地的青年艺术发展现状,并就大湾区这一历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年艺术家的交流融合这一话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先生在论坛上发言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张立伶女士在论坛上发言
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开发方面经验丰富的张立伶女士,更是为南沙如何发掘、重新解读自身的文化内涵,如何发挥大湾区核心的区位优势构筑面向未来的艺术生态,提出了极具参考的建议。她非常赞赏艺术驻地计划对南沙当地历史文化的有益发掘,并期待这个计划可以持续下去。
南沙区黄阁镇著名书法家麦耀秋先生在论坛上发言
南沙区黄阁镇著名书法家麦耀秋先生作为本地代表,也分享了南沙本地书法艺术的发展以及与香港、澳门地区的交流现状。
驻地艺术家代表李晓巧在论坛上发言
最后,驻地艺术家代表——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博士李晓巧,分享了他们8位艺术家在南沙黄阁镇大井村驻地一个月的经历与感受,以及对驻地课题的思考。在南沙面临新旧变迁的快速转型时代,他们的艺术驻地实践,也为寻找艺术如何与村落历史、乡村文化、村民生活发生关系,如何介入乡村建设、改造,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论坛主持杨小彦教授最后表达了对粤港澳台青年交流计划持续推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