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徽州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特色小镇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专家评价 —— 彭军

日期:2019-12-27 15:41:03 来源:卓克艺术网

资讯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徽州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特色小镇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专家评价 —— 彭军

1

一、项目意义深远,建立专业人才梯队

徽派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积淀,是徽州历史文化村镇和特色小镇在创意设计过程中的内核和魅力所在。作为徽派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徽州建筑,其融合了本土的和外来的艺术体验,无论是在景观效果、空间组合还是建筑形态上、细部雕饰上都能给人以美的体验。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各个古村落正在遭受着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冲击和侵蚀,传统的民俗文化和自然的乡村环境在乡村经济发展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令我们惋惜的同时,更令我们深思:如何做到历史感和现代化的共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财富?这也是创意设计人才方案的初衷之一 。

此次项目的开展,其意义具有广泛性和特殊性。现如今,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已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但对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此类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工作却鲜有人问。徽州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特色小镇的设计和建设都需要我们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立足于自身环境和资源条件,设计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具有徽派风格的建筑和小镇。本次项目以古建筑保护与发展为初心,以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以创新设计为旗帜,以徽州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特色小镇为实践基地,力求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思想、创新精神、有情怀有历史担当感的人才梯队。

2

二、项目实施规范,严谨把握各项任务

《徽州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特色小镇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课程设计较为科学,专家队伍完善,结构完整,项目实施规范。本项目自2019年6月开班,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组织与实施,通过专家授课、田野考察、实地调研、专业研讨、专业创作等五个课程模块优化组合,顺利完成了各阶段的各项任务。

在专家授课过程中,项目组先后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原院长彭军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月教授、东南大学长北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程雪松教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陆峰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正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建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德洪、国学大师汪瑞华等著名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从专业理论到设计方案、方法等环节,为学员们进行了系统指导。

在培训期间,项目组学员们冒着酷暑先后赴潜口、宏村、卢村、屏山、秀里、南屏、碧山、西递、塔川、关麓村、西溪南、理坑、篁岭等将近二十个徽州古村落和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黄山市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对徽州古村落的实地考察,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丰富了大家对于徽州文化和徽州建筑的感性认知。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和黄山市城市展览馆等文化基地的参观学习,学员们深刻体会到聚焦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聚焦区域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为进一步研究和促进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下基础。

3

在项目实施期间,学员们还亲自实践建筑测绘、竹雕、木雕、石雕、砖雕等徽州特色艺术,在实践中了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之路,感受到艺术创作者的严谨、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不仅激发了学员们在建筑设计上的艺术创意,而且也让学员们对于徽州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蕴含的历史、人文有了情感上的深度认知,进一步感受到了徽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当代的设计与创新要从传统里继承与理解,美和创意要从时间里来,从历史的沉淀中萃取。在考察中,学员们认识到,要让传统趣致起来,要让非遗时尚起来,还需要以传统为基点,以创新为动力,以现代化为辅助,在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的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顺应社会发展,使历史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到有特色的发展,从特色之中展示出中国的文化符号与大国自信。

4 副本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定期召开相关研讨会议,一方面,向相关专家学习创新改建经验,另一方面,团队学员们在思想和创意交流中获取新生灵感。在屏山和塔川的徽派民宿设计考察中,学员们与张震燕先生一起交流改建心得,并收获良多。张震燕先生将审美的多样化适当调和,从而将御前侍卫打造成了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成功地将近300年的历史与文化糅合在了徽州这片土地上。在屏山,团队基于阶段性的学习和实地考察召开了学习讨论会,针对目前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和心得做了相关分析和讨论,学员们将自己的考察成果和团队的讨论结果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创意设计方案主题。通过多场专题报告会的授课指导与实地田野考察的安排,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了学员们知识结构与应用技能,为学员们的创意设计提供了素材和经验。

5 副本

6

三、项目影响广泛,创意作品硕果累累

项目的实施过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美术报、卓克艺术网、雅昌艺术网、芜湖电视台等媒体网络对此项目做了专门报道,学校、学院网站随时跟进项目进展过程,项目组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反馈项目进展动态,分享学员们各阶段的学习心得,累计推文60篇有余,学员反响良好,创作积极,成果丰富。

培训期间,学员们的创意灵感层出不穷,逐渐涌现出一件件创意性的设计作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以及台湾等十个省市三十位学员创作出六十件创意方案,作品涵盖了环境设计、园林设计、城乡规划、建筑设计、视觉传达、工艺美术等设计领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出徽州的独特人文历史信息,既充满了创意和巧思,也凝聚着学员们对传统建筑艺术以及环境艺术的保护和创新发展所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员们的设计作品在基于对徽州古村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之上,主要围绕“文化自信”、“美丽乡村”建设理念,鲜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美学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焕发出新的设计魅力。

三十位学员通过项目组的课程教学、实践、研讨会等安排,收获巨大。项目临近结项之际,于2019年11月27日和12月17日分别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芜湖市众藏文化艺术馆、黄山市美术馆两地先后举办成果展览会,在展览会上,导师、学员们和相关专业人士交流不同的观点,分享不同的创意,灵感相互碰撞。随后的研讨会上,项目组导师们尽职尽责的教学态度和学员们吃苦耐劳钻研创新的学习热情以及他们短时间内创作的作品受到了与会各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好评,也为徽州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与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信心。

7

8

9

10

彭军,教授,硕士生导师。1958年4月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原任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天津市级高校教学名师、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匈牙利佩奇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布鲁乃尔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公派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智库(学术类)专家、《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编委。

2009 年主讲的“景观艺术设计”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2014 年教改项目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主编、编著的《景观艺术设计与表现》评为国家级规划教材、2016 年荣获台湾六艺奖、2017 年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设计学术带头人”称号、2018年学科建设项目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主持设计天津市重点景观工程北安桥获得天津市级二级奖章、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授予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设计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授予“中国室内设计卓越成就奖”。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