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文/常金强 郭文升
淮河岸边的鱼米之乡怀远北莲坡是我的故乡,但因为当时的时代,经常缺衣少食,父母的淳朴善良在我心中植下了热爱执着的种子。虽不够聪慧,但知道学习的道理,笨鸟先飞,铁杵磨针的故事对我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加上家境不好,所以做事学习都比别人更加认真刻苦。老师一般喜欢爱学习的学生,虽然成分高,在学校也多能得到师长的喜爱。在读初中时,正是革命样板戏的年代,在公社旁边供销社的山墙上,用整幅的白纸画出样板戏的八个英雄人物彩色画像张贴出来,这在当年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效应。能写会画刻苦学习,班级里有劳动任务抢着干,还抽空帮助学校食堂的师傅挑水干活,因学习和表现都较好,当时的学校把我作为入团的人选报到公社,但因为是地主成分,批不下来是当然的。其实对我打击最大的是不给我读高中,想方设法,所以就改名换姓,把家庭生养关系改成家庭政治条件好的舅父,迁户口到大别山岳西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落户。
《山中岁月长》180㎝×48㎝
以新的身份面貌在新的环境中,我是加倍的珍惜和努力,在生产队里脏活重活抢着干,因为能写会画,还有初中的文化水平,在当地也很快受到重视,被公社的学校聘为代课老师。写标语、画漫画、出宣传栏这是当时大队公社经常的活动,在县里也被文化部门作为培养对象,抽调搞创作培训。由此心中绘画的梦想更加明确,平时练习更加刻苦。因为写画在当地小有名气,时常被邀请去给人画像,这也是我所乐意的,别人高兴,我训练了绘画技巧也高兴。因为各方面的表现出色,作为县里的美术人才我被推荐进入省艺术学校美术培训班学习了一年,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如愿考入了大学学习美术,四年的绘画专业学习,打下更扎实的绘画基础。大学毕业先后在安徽和深圳的学校执教美术,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孜孜以求,厚积薄发。时光如流水,逝者如斯夫,如今退离工作岗位,有了更丰富的时间和空间,三日画一石,五日画一水,从容不迫,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137㎝×35㎝
己亥金秋时节,相约昔日同窗回故乡探亲访友,会亲朋、聚同学、拜师长;家乡情谊深,家乡酒菜香,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田野,家乡的山水,在我这画画游子的眼里更有色彩韵味,更加意境悠长。与挚友枕席临窗,并肩漫步,论古论今论艺术,而三句话不离我的本行,书画者也。用禅家修行的境界来比照我对绘画艺术的追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早年学画,一切是以画得像为标准,勤学苦练,练手、练眼、练心,手眼并用,心手互动,逐步画的像,画的好,画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日积跬步,踽踽前行,探技究理,如琢如磨,古今中外,广览博取,而此时,不再把画的像作为唯一追求,具象、抽象、意象、心象,心驶万象,象而不像。而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历月经年,春去秋来,如今丹青绘事之与我,一如老农与农田,播种与收获皆顺其自然,抒情写意,随意任心,岁月从容,道合自然。中国的山水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契合我的精神追求。“山吐无边月,溪流石上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游山、读山、乐山,目识心记,心驶神往。儿时生活在平原,看到远方的山即产生无限的遐想,如今可畅游名山大川,亦可在画纸上描绘“风景这边独好”,实乃人生之幸也。
《世事多喧嚣 山水有清音》137㎝×35㎝
窗外流云,案头茶香,淡墨素纸,神游八荒,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四方山水皆从心中汇与笔下。置陈布势,或高远、忽平远、忽深远,无远无近,无我无它,无中生有,有无相生。浓淡相宜,计白当黑,骨法用笔,气韵相随,春蚕吐丝,水到渠成。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艳然而如妆;冬山寂然而如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功利尘嚣远离,居住一方斗室,营造一方山水。有丹青作伴,有契友交流,不亦乐乎。如今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水流花开,岁月静好。
《家乡的路在远方 在脚下 在心中》180㎝×96㎝
《春夏秋冬四屏山水》137㎝×35㎝×4
《山水》一 68㎝×68㎝
《山水》二 68㎝×68㎝
《山水》三 68㎝×68㎝
《山水》四 68㎝×68㎝
《山水》五 68㎝×68㎝
《山水》六 68㎝×68㎝
《山水》七 68㎝×68㎝
《山水》八 68㎝×68㎝
《山水》九 68㎝×68㎝
《山水》十 68㎝×68㎝
《山水》十一 68㎝×68㎝
《山水》十二 68㎝×68㎝
《山水》十三 68㎝×68㎝
《远山在呼唤》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