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一角(100cm×53cm 2015年)
6月6日“千岩竞秀――陆秀竞中国画作品展”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陆秀竞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的中国画作品近百件,通过3个主题呈现了画家50余年的艺术历程。
三大主题呈现艺术人生
本次展览分为三大主题,主要按照艺术家陆秀竞创作的年代顺序,结合专题研究,生动而深入的勾勒出其艺术人生、创作历程和文化追求。
在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中,中国画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完善的绘画语言和美学系统,但同时也使得中国画的创新变得更加困难。陆秀竞结合自身旅行经验和边疆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展览的第一个主题为“去塞求通”,以地理上的旅行和艺术上的跨越为主旨,展示了作者创作的与西北有关、色彩浓重的山水画作品,将足迹和视野放到了全国的格局之中,以此来思考中国画在当代进展的新可能。
如果说西北意象带来了陆秀竞艺术创作思路的转型,那么,域外的旅行经历和视觉经验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转变。世纪之交,陆秀竞有机会前往美国并在那里定居数年,这再一次改变了他的艺术思考和艺术风格。第二个主题为“畛域无限”,强调作者跨国旅行的经验和对中西艺术融合的努力,展示了画家旅居国外,尤其是北美的视觉经验和艺术作品,陆秀竞从别样的风土人情中体会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差异化的创新可能。因此,陆秀竞的艺术人生无不体现出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现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宏观趋势。
在陆秀竞的许多全景山水画中,都能够体现现代中国山水,尤其是现代浙派和海派山水画的巨大影响。展览的第三个主题“湖山胜览”,题名源于现代中国画大师陆俨少的一件杰作,也代表了陆秀竞一大类艺术风格,展出作品展示了陆秀竞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对南方传统,隽永奇峻、清雅简逸的小青绿或浅酱设色在陆秀竞的作品中为数不少。他将完全江南化的水乡景色转变为更为深沉的全景山水,并不断向传统攫取。其山水画作品并不倾向于工整细密的画法,而显示出更多的人文情怀和文人画特征,以此展现出中国南部风景的另一面。
江南老房子(70cm×70cm 2003年)
平淡之中显现天然之趣
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陆秀竞汲取诸家之长,孜孜寻找融会之经,越峰登岭、踵事求华。多年的创作实践、潜心经营,让他的笔墨苍润、浑补、稚拙、朴素、灵动,于平淡中显现天然之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当代中国山水画代表人物童中焘看来,陆秀竞的画大概可分两类:一类是传统出新,“看他的画,运笔沉稳圆实,运墨透彻,不用渲染,全由点画积成,结构并不处处画到,参差撞让,断联承接,黑白虚实,互相生发,大空小空,顺势而成,气象
陆秀竞,字峥,号千岩,194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6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得现代中国画大师顾坤伯、陆俨少亲授,以及潘天寿、吴弗之、陆维钊等艺术大家的熏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社艺委会委员,中国黄宾虹研究会会员和美国中华艺术学会会员,美国国际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