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觐侯款紫砂夔纹大碗

日期:2019-06-06 10:13:51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资讯 >陈觐侯款紫砂夔纹大碗

图①

江苏宜兴紫砂兴起于明代中期,此后的几百年间一直驰名中外。宜兴紫砂器以茶具尤其是茶壶最为著名,也最为多见,而其他种类的紫砂器物则相对较少见,本文来介绍一件清代陈觐侯款紫砂夔纹大碗。

这件陈觐侯款紫砂夔纹大碗(图①),高7.5、口径19.2、底径9.6厘米,1950年代征集于安徽省祁门县,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碗作敞口,弧腹,圈足,上腹部饰一周变形夔龙纹,并以云雷纹为地纹,此纹饰带下方刻28个三角形开窗,每个开窗内饰相同的变形兽面纹,碗底刻“陈觐侯制”四字印章款(图②)。

图②

细观这件紫砂夔纹大碗,主要采用了凸雕工艺,亦称“堆雕”“凸花”,其运用堆、贴、刻等技法,使胎体表面出现凸起的纹样。而此碗所雕刻的夔纹、云雷纹、兽面纹等有仿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意韵,反映了清代上层士绅崇古之风尚。另外,这件紫砂碗一侧腹部至底部有残破,应该是在50年代入馆前就已得到修复,可以看到锔钉修复的痕迹。“锔瓷”是传统民间修复技艺,是用一种扁平的钉子和粘结剂将破碎的陶瓷器进行修补。

陈觐侯作为清代紫砂制陶艺人,在《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紫砂鉴赏与收藏》《紫砂收藏入门百科》等多本紫砂图录中有所介绍,皆称:陈觐侯,清代乾隆时宜兴紫砂名工,生卒年不详。工冶壶,亦擅作碗、盘等器皿。所制精细工整,造型优美。并介绍说:香港茶具文物馆、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均藏有“陈觐侯贴花夔龙大碗”(图③),高8.4、口径20厘米,灰紫梨皮泥,器身薄而坚实,口微敞,高圈足,碗身贴饰夔龙卷草纹和如意花卉纹一周,制作精美。对比这两件紫砂碗,尺寸大小接近,器型相似,且皆以夔龙纹为主要纹饰,可见这类紫砂大碗为陈觐侯较成熟的紫砂作品。

图③

不仅如此,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中提及“陈觐侯”款的红砂雕花觚,《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一书中收录一件宜兴窑陈觐侯款凸莲瓣大碗(图④),高10、口径19.3、足径9.9厘米,下腹部凸雕一周莲瓣纹。通过这几件陈觐侯紫砂作品,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陈觐侯擅长在紫砂胎上运用凸雕技法,所谓“贴花夔龙大碗”,其实也是在胎体表面凸雕,使装饰纹样具有立体感。

图④

关于陈觐侯,虽然当代紫砂著录中多有提及,但相互传抄,缺乏可靠的文献依据。近来,笔者从清康熙年间刻本曹亮武的《南耕词》中找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词句:“谁琢青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