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吉祥的清代鹿鹤同春铜笔插

日期:2019-06-04 12:10:36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资讯 >寓意吉祥的清代鹿鹤同春铜笔插

品鉴专家:王文秀(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委托人:韩女士

这件铜器是我几年前与其他藏友交换回来的,虽然在我手中已经很多年了,我却一直不太清楚它的具体用途。

专家鉴评:

这是一款清代刻铜鹿鹤同春笔插,高10.6厘米,宽3.6厘米,长7.8厘米,在笔插的两面刻有不同的图案。一侧是一只小鹿在松树下吃草,一侧是一只仙鹤站在松树上休息,寓意为“鹿鹤同春”。“鹿鹤同春”是古代一种寓意纹样,又名“六合同春”。“六合”,是指“天地四方”(天地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等。

对笔插这种文具不太了解的人看着它的外形就会觉得奇怪,像是一个干瘪的茶壶,顶端上插了几个小烟筒。其实这种造型奇怪的文具是明代正德年间发明的一种文房用品,它的形态多样,难以简单描述,有扇形的,也有扁圆八方形的,还有一些说不上什么形状的。笔插和笔筒最大的区别是笔插呈一种奇特的“半封闭状鼓形”文具,是插笔用的笔筒、洗笔用的水丞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明代出现的笔插多为瓷制,其鼓面圆孔用以插笔或墨块,笔插腹腔也可盛水用作水盂笔洗。但因其用途过杂,且不能突出主要功能,使用时也暴露出设计上的缺陷与不足,如多孔插笔时,笔杆容易呈散花状,影响文房陈设美观,插墨时受墨块大小尺寸的限制,盛水使用时,毛笔蘸水或涮洗时容易碰擦孔边,不便于文人墨客使用时乘兴发挥;所以,随着明末清初瓷笔筒、砚床、水丞及木制笔挂等较为实用的文房用具出现,瓷质笔插终因以上原因,淡出了文房用具之列。

到了清代,随着刻铜文具的兴盛,铜笔插出现了,但插笔口普遍减少数量为三至四个,样式也有所改变。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