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招生简章

日期:2019-04-03 10:37:05 来源:卓克艺术网

资讯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招生简章

《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招生海报

《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招生海报

主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合作单位:瑞象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一、项目概况与培养目标

项目名称为《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夹纻造像是古代一种塑像工艺,艺术和工艺价值极高,属国之重宝。目前,后备人才凋零,通过对它的传承和推广,挖掘中国传统造像的“雕刻(造型)+夹纻(工艺)+彩绘(装饰)”体系,传承和建立中国本土夹纻造像教学教育体系。培养大国智匠,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千年制造工艺和智造智慧。

该项目旨在复兴传统夹纻造像工艺,培养后继发展和教育传播人才。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企业和设计院+工艺美术传承人,培养出一支既掌握传统夹纻造像技艺,又具创新创造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振兴中国优质传统工艺品牌,承载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使命。


二、培训方案

培养理念:

全国性的联动教学,保证艺术基金培养项目的国家性。工艺传承、艺术创作和市场创新性应用协同发展,使得夹纻造像的传承可持续化和生态化。

培养原则:

继承方面:严谨性,启发性。创新方面:开放性,多样性。

教学特色:

① 课程安排:集中授课——分组研讨与创作

② 课程内容:专题讲座、指导实践、实地考察与创作研讨相结合

③ 学习方式:技法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指导相结合 

④ 课程推广方式:网络媒介传播与学员作品展览相结合(展览时间根据学员作品待定)


三、培训概况:

招生对象: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身体健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敬业精神。

2. 热爱漆艺、有一定造型基础和创作能力的高校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从事夹纻工艺的专业人员和工艺美术师。

3. 面向全国招生,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中的一条:

(1)从事雕塑或漆艺工作3年以上的;

(2)取得与本专业相关本科以上学历的;

(3)在本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研究课题的。

培训人数:

30人

培训地点: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池州市大九华山圣武雕塑有限公司。


培训周期:(培训总时长为70天)

第一阶段:2019年6月6日——2019年6月26日

第二阶段:2019年6月27日——2019年7月7日

第三阶段:2019年7月8日——2019年8月16日

培训方式:

实地考察、收集素材、专题讲座、理论讲授、技法实践、交流研讨、作品创作及展览等。

培训师资:

1

2

3

4

教学计划:(总培训时间为70天)

本项目总培训时间为70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主题讲座,6月6日——6月26日

1.讲座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讲座包括 《夹纻造像理论课程》、《雕塑造型课程》、《夹纻造像工艺课程》、《漆艺修饰技法》、《创新设计课程》等。

3.主要任务:理论研究与探讨

第二阶段为实践学习,6月27日——7月7日

1.实践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创作基地。

2.主要任务:工艺技法学习、创作实践

第三阶段为外出考察,7月8日——2019年8月16日

1.考察地点:安徽省九华山、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河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天台山、天台山佛教城等地。

2.主要任务:考察夹纻造像艺术,调研和学习传统夹纻工艺,弘扬与传承民族精神。

培训费用:

学员免费参加培训,期间的学费、食宿费、交通费、材料费等费用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承担,所需费用标准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培训结项:  

培训时间:2019年6月6日——2019年8月16日 

①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结业证书。

②主办汇报展:“夹纻造像艺术”汇报展。

③出版画册:“夹纻造像艺术”学员作品集。


四、报名方式:

1.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5月10日截止

2. 报名材料:(电子材料)

(1)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报名表(见附件1)(粘贴1寸彩色标准证件照)。

(2)本人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电子版各一份。

(3)本人作品的高清10寸照片电子版3—5张。

(4)本人作品获奖证书及相关业绩材料电子版各一份。

    (注:提交报名电子版材料不予退还,请自存备份)

     以上材料电子稿的压缩包发送到378533732@qq.com邮箱,邮件名称和压缩文件均以“姓名+单位+《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命名。

     收件人:刘超(15902207713)、林恩迎(15056477101)

     截止日期之前须统一以电子邮件发送报名材料(邮件收取时间至2019年5月10日24:00截止)。

     3. 录取方式:

     报名截止后,由专家组进行评选,择优录取。录取结果于2019年5月20日前以电话方式通知学员并邮寄电子录取通知书,未被录取者不再另行通知。被录取学员,须提前一天(即2019年6月5日)到达培训地点报道,做学前准备等工作。


五、管理办法:

学员在校集中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等相关规定和本项目培养管理制度执行。必须遵守“《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学习管理规定”。学员入选后,与主办单位签订培训期间管理协议,个人简历在安徽师范大学备案后,报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备案。在培训期间出现的个人身体健康问题,医疗责任自负。

在培训中学员发生下列任一情况,取消培养资格: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

3.在学习、创作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的。


六、联系方式:

项目负责人:陈克义(13955320134)

联系人:刘超(15902207713)、林恩迎(15056477101)

通讯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邮编:241000

工作邮箱:378533732@qq.com

安徽师范大学《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组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夹纻造像艺术传承和创新应用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招生报名表详情请点击: 

20190404124446

20190404124740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