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9 “周吉荣&叶南:天人之际”在央美美术馆开幕

日期:2019-03-28 14:57:46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9 “周吉荣&叶南:天人之际”在央美美术馆开幕

1

3月22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2019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周吉荣&叶南:天人之际”双个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本次展览由范迪安院长担任学术顾问,刘礼宾副教授担任策展人,展出造型学院周吉荣和叶南两位教师的版画和油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是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展览的一大品牌,既是对参展艺术家教学与创作双重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艺术研究方式的展示。为实现美院新百年的奋斗目标,造型艺术教育要求提名者将教学和创作科研相结合,履行教师艺术家的职责,落实好习总书记给美院教授的回信精神。

2

开幕式现场

3

开幕式现场

4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这次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既是周吉荣和叶南两位教授在艺术探索研究上的积累展现,也是学院向同行和公众展现教师优异成果的契机,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如何当好老师,做好艺术家,向时代奉献艺术精品。两位老师在教学岗位和艺术研究上勤勤恳恳、努力耕耘,坚守一份纯粹的精神。他们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研究应该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深入时代的生活,发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对于两位老师在艺术上的成果和特征,范迪安院长表示,周吉荣老师从1980年代开始就在版画领域一方面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另一方面在艺术语言上坚持探索,守正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境界、新的风貌。他以都市变迁这个主题长期钻研,作品在格式上由小到大,在内涵上从单维到多维意象延展,在技法上走向综合,越发体现出博大的境界。他对都市的感受、对自然的描绘、对画面中浑茫而又灿烂的意境的表达,都表明他不是在简单地描摹生活,记录现实,而是将艺术家的人文情怀融入到体验与追寻之中,站在“天人之际”这样一个空间里进行思考,抒发情怀。

叶南老师是改革开放时期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的最早代表之一,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交流了许多年,并经历了当年苏联的巨变。她在研究俄罗斯和前苏联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哲学的思维方式,将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关注、对生命的体验、对女性的关切集中、通融地结合在一起,在重大历史主题创作和大量人物、风景作品中形成了个性鲜明、富有语言强力的风格,在追寻博大意境和表现生命关切这个意义上,她也是站在“天人之际”的。

最后,范迪安院长强调,作为国家美术教育的排头兵、美术创作的国家队,中央美术学院每一位教师乃至学子都应站在时代的前沿、感受时代的变迁、书写时代的进步,尤其要在作品中注入深切的人民意识和人文关怀,为新时代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和研究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5

造型学院副院长王华祥致辞

造型学院副院长兼版画系主任王华祥提及周吉荣与叶南两位教授从教多年,他们为人朴实、行事低调、治学严谨、理想坚定,他们的人格魅力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他们也具备深厚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学术基础,并且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精神独立。两位老师虽有着不同的艺术关注和表达方式,但他们的共性却是一致的,即对问题的冷静思考与哲学化的艺术语言。

6

本次展览策展人刘礼宾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刘礼宾谈到两位艺术家对于他们的艺术语言、时代流派以及美术教学都有着各自的追求。周吉荣老师最早是“新生代”展览中的参展艺术家,后来又参加了“后八九中国当代艺术展的巡展”。叶南老师则早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可以看到她本身的艺术语言,其中的爆发力、场景化是她对于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突破。这次展览的名称叫做《天人之际》,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个题目概括了两位艺术家作品中呈现的时空观、历史观。

7

艺术家周吉荣致辞

周吉荣教授在美院留校工作已经30年,在他看来,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延续着他对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的时代的一种感悟。他在创作材料使用上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从早期的版画到丝网印版画,后来又向综合版画以及综合材料方向发展。“我是在一个大的题材内容框架之下再追求对城市变迁和城市存在的理解,这在我的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8

艺术家叶南致辞

“如果问我最想在哪里办展,我最想在中央美术学院,今天总算如愿”,叶南教授动情地说道。她小时候最大的志向是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成为一名艺术家,如今她已经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22年,并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她表示这已是今生最大的幸福。

9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主持开幕仪式

10

嘉宾合影

11

展览现场

12

展览现场

13

展览现场

此次参展的周吉荣与叶南两位教授分别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和基础部,从教多年积极参与教师学术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学术传统。范迪安院长提到,两位艺术家基于对生活与现实的思考,立足时代、追求卓越,以哲学化的艺术语言为传统媒介赋予其新的意蕴。叶南的油画作品以富有张力的形体、沉着浓郁的色调和厚重块垒的笔触来表现生命的存在、自然的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对视中思考生命“孤独的极限”;周吉荣则关注都市的变迁,用不同的媒材表达了不同时期对城市变迁的关切之心、追问之思和怀古之意,留下韵意悠长的“历史的清唱”。他们相对于现实性表现出了独特的超越性,为观众提供“究天人之际”的不同视觉经验和认知维度上的思考。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5月1日。

14

北京No.18 Beijing No.18丝网版画 Screen print 50x68cm 2008年 周吉荣

15

最后的纪念I  last commemorateNo.I    49x65 Mixed print 综合版画 1997年 周吉荣

16

景之一  Scene No.1 综合材料mixed mediu  400x90cm 2002年 周吉荣

17

流景之七 Landscape of Yore 7 纸浆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f Paper 88 x138cm  2011年 周吉荣

18

故城 III old city III 纸浆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of Paper 320x220com 2019年 周吉荣

19

《月圆》之二 250x120cm 2018年 叶南

20

《关系-悬念》之一 120x250cm 2018年 叶南

21

《英雄》之一 250x120cm 2018年 叶南

22

《屁孩》之一 200x200cm 2017年 叶南

23

《千年长城万古殇》 350x800cm 2018年 叶南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