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禅境墨韵 诗意人生

日期:2019-03-08 15:12:14 来源:杭州日报

资讯 >任平:禅境墨韵 诗意人生

柳宗元诗选句

他家学渊源,父亲就是书法研究的专家;他近水楼台,多次与书法大师陆维钊先生比邻而居;他博学明辨,在文字文献书法艺术多领域都有建树;他书法精湛,曾获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兰亭奖”。他,就是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平。诗词、书法与禅韵,都是独具光华和民族特性的艺术瑰宝,己亥春节期间,“禅境墨韵――东南佛国诗词书法展”正在千年古刹杭州灵隐寺直指堂举行,其书法创作者即为任平教授。

书法之美在于线条的丰富与完美

书法为中国所独有,一种神秘而古老的东方艺术,其概念难以厘清而定于一统。“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造型基础的,在汉字文化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充分发挥毛笔书写的线条表现力,与实用关系密切的艺术。”研究数十年书学,任平为书法下了这样的定义。“书法始终与汉字联系在一起,”任平说,“不论以后书法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汉字或具有汉字造型含义的空间形式。”书法并不是以自然界的具体事物作为造型基础,而是以“汉字”作为造型基础,这就是书法和汉字之间不可分割的纽带。

因而,“不能光埋头写字刻印,古今没有无学问的大书家。”中国书法教育领域的开宗立派创始人陆维钊曾如此说。任平的父亲和陆维钊是同事,更是多年的邻居,任平学书深受陆维钊先生影响,经常去陆家请教。陆维钊从事古典文学教学研究,编撰了《全清词》。“陆维钊先生教我学习书法,告知我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他家中,我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书法界人士,增长了许多书学见闻。”

“中国书法和语言文字、历史考古、哲学宗教乃至物质文化的发展都息息相关。”任平说,“博览群书,打开眼界,知识底蕴厚了,言谈举止儒雅了,就会将书法放在整个文化传统和人类精神活动中去认识。”这样一来,书法作品就会除却浅薄之气,而有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的精神气质作为背景的韵味。“也就是书如其人,人书俱老。”

“书法之美,与绘画和雕塑迥然不同。”任平说,“书法全凭一根墨线在纸上运行,其轻重疾徐,抑扬顿挫,可以千变万化。书法在艺术上的成功,其实就是体现了线条的丰富性和完美性。”书法对线条要求很高,线条的力度、节奏感、立体感与线条组合的和谐是书法作为艺术的个性化语言,也正因为如此,“书法是一种要求高、难度大、需要长时间训练的技术。书学之路,非数十年不可有大为。”

2006年,任平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其时他已经浸淫书学已近四十年。兰亭奖的评选,除了艺术家的作品外,还需考量艺术家的学术成就与影响力。任平长期以来坚持高校教育工作,发表了有关艺术与文化、文字和书法之间的关系、书法在海外的传播等研究成果,组织群众性的书法活动,在书法教育方面做出诸多贡献与成绩。兰亭奖对他实至名归,也是对他多年耕耘的肯定与鼓舞。

临敦煌写经

书写者与鉴赏者的交流方式,从古到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人在书斋里创作了书法,在“雅集”中相互观赏品评,而今书法展览在厅堂和更大的公共场所供更多人欣赏。任平说,这种文化现象的变迁,就要求书法家懂得,现代艺术的创作是要将形式表现与展示方式等同时考虑。

任平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是为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题写片名。陆维钊先生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蜾扁”书,后人学有所成的并不多,而任平是公认学得最好的一位。《金陵十三钗》电影的片名,就采用“蜾扁”,就是隶书有篆书的构形因素,或者篆书又加点隶书的味道,这样一来,线条飞动,姿态就更为灵动。他还为赵薇执导的公益纪录片《微爱之光》等多部影视作品片名题字,也为不少文学作品题写了书名,如巴金长篇小说《家》、蒋胜男长篇小说《芈月传》等。

艺术当随时代。任平一直在思考,书法艺术如何更为即兴,更注重行为,更具有东方文化意味。他认为,书法家要有“书法式的艺术思维”,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体现更多的“天人合一”,即作品的特点在于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与大自然的和谐。他说,现代设计需要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环保意识,显然,书法所具有的简单中的丰富、平面中的立体感、静态中的动态以及音乐般的节奏韵律,在工业设计、广告设计乃至建筑景观设计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中国书法经历三千多年,是一门十分精妙的艺术。在古代写毛笔字是有实用性的,而如今,失去实用性的书法更有利于艺术地位的提升。任平说,书法由汉文化滋养出来,它浸透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任平说,“学书最是养人,它让我们静心养气,情趣盎然,诗意对待人生。”

人物名片

任平,浙江杭州人,祖籍江苏如东。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92年获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字学、书法学、文献学、艺术学。曾获全国书法比赛特等奖、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兰亭奖”。著有《中国书法》、《说隶》、《笔歌墨舞》、《中国书法全集》(第40卷)、《共和国书法大系》(总主编之一及书学卷主编)等,书写出版字帖30余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个人展览,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德国维多利亚学院等重要机构收藏。(陈友望)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