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院美术馆里的雅风与民俗

日期:2019-02-22 11:46:51 来源:澎湃新闻

书画 >北京画院美术馆里的雅风与民俗

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在展出的“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从院藏精品中甄选出110余件书画经典之作,通过“雅风”与“民俗”两个视角,用绘画艺术讲述文人雅士向往的清幽超逸,以及民间百姓生活中的风味意趣。己亥新春将至,展厅中还突出了一项延续至今且喜闻乐见的“年文化”,如一代巨匠齐白石在春节之际提笔绘制的一幅《岁朝图》,庆辞旧迎新,贺岁岁太平。另外,在展览期间,北京画院也组织画院名家开展送“福”活动;从除夕到初五,来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的观众,都有机会获取“福”字一件,喜庆过大年。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月28日。


齐白石《岁朝图 》 1950 年 北京画院藏

“雅俗共赏”的中式美学呈现


齐白石、吴镜汀、胡佩衡、徐燕孙、吴光宇等合作《畅春修禊》(局部)  北京画院藏

在中国人的审美标准里,有一个词叫“雅俗共赏”。“雅”,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极致之境。它不仅体现于古代文人日常的言谈举止,同时也贯穿于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可以说,“雅”是精英文化阶层审美趣味的核心。高山流水,抚琴自弹,是一种雅;众贤雅集,斗酒吟诗,是一种雅;烟云纵览,挥毫戏墨,也是一种雅。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墨客一直在丰富着风雅的内涵。

“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风味与意趣。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在劳动与生活中总结出很多有关人生的智慧与哲学。相对于文人所着意的风雅之事,中国的民俗文化就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与妙趣横生。期许美好生活而寓意的吉祥图案,灯笼炮竹点缀的浓浓年味,现实动物或虚幻之兽组成的十二生肖……这些都洋溢了满满的中国味道。

展览不仅介绍了中国文人所热衷的风雅之事,诸如读书、抚琴、观画、雅集;借物言志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寓情山水的自然哲学。同时还介绍了市井百姓的传统习俗,例如对忠孝礼义的看重、对宗教信仰的信奉、对吉祥长寿的祈愿、对子孙满堂的期许,以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戏曲歌舞与生肖纪年。您可以来此,观《畅春修禊》,体味清末民初北京画坛的雅集盛况;或品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的梅兰竹菊,看文人戏墨,借物言志。也可读道释人物,思索中国独特的宗教文化;或赏《寿桃》《百子》,琢磨画家以绘事寓意吉祥,才思巧出。

吉祥喜庆共度欢乐年


祈福迎春

每每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人总会用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驱灾辟邪、迎福纳新。家家户户写福字、剪窗花,贴年画、挂彩灯,爆竹声声、红灯盏盏,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欢腾。然而,随着科技化与信息化在我们生活比重中的不断攀升,老百姓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习俗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为此,展览特别在新春到来之时,带领观众去追忆曾经那份“年”的味道。讲述“福”字的来历、剪纸的样式、年画的拓印、信笺的寄语。观众可以来此剪一枚窗花,贴在窗上,守望春暖花开;写一个福字,粘于门前,请福禄平安到家;寄一张信笺,纸短情长,送出新年祝福;印一幅年画,年年有余,祈愿丰收富足。展览期间,北京画院为感激多年来社会各界观众的支持,开展画院名家送“福”活动。从除夕到初五,来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的观众,有机会获取名家“福”字一件,喜庆过大年。

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2月28日。

【展览作品赏析】


仇英(款)《春夜宴桃李园图 》 明 北京画院藏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在自家庭园邀请好友雅集,一起欣赏书画、饮酒赏景、焚香品茗。作品中的红衣老者即为庭院主人,他携同家眷与好友一起在秉烛夜宴。桌上摆放的白色瓷质酒杯与朱漆盏托是明代文人饮酒的典型用具,而收起的卷轴画则表明主人刚与宾客一同欣赏完书画。茶酒席后的红木条案上,放着古籍、卷轴、赏石、青铜觚以及酒具若干,这些均显示了此次聚会的高雅。


齐白石 《读书图》北京画院藏

1919年五四运动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才出现了横排版的书籍。在此之前,古代的书籍都是右起竖排的格式,也因此中国人养成了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于抬头与低头间俯仰天地。


李鱓《三友图 》  清 北京画院藏

松树,生机勃勃,常青不老,于逆境而生,与竹子、梅花在寒冷的冬日共同生长。因此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这三种植物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并称为“岁寒三友”。文人寒士喜欢与岁寒三友为伴,并将其入画,体现了他们对孤冷、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追求。


于非闇《直上青霄 》 1958年 北京画院藏

不同于西方的静物,中国人的绘画喜欢表现自然的盎然生机。鸟,或展翅高飞,或啾啾鸣啼;蝶,或翩翩飞舞,或留恋花丛。画家于非闇擅长画花鸟,为了便于观察鸟的神态与动作,他还在家中养鸽。画中的两只鸽子,一只昂头直上,一只回首顾盼,活灵活现,好似一对夫妻。这是画家从对生活的观察中得来,可视为写生,而画中的祥云图案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经典纹样。


齐白石《双螳螂》  北京画院藏

古代的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得知时节,从而指导农事耕作。寒冬过后,时至惊蛰,昆虫破土而出,预示着耕种时节的来临。因此,中国人对昆虫是十分喜爱的。如果说山水是中国人对宏观世界的思考,那么草虫就是他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画家齐白石热爱生活,即使是微乎其微的小生灵,也成为他乐于表现之物。而且他描绘的草虫极为真实,连昆虫学家也赞不绝口,对于细节的处理更是精妙绝伦。


齐白石《发财图》  1927 年 北京画院藏

画中之物是中国古代的计算用具——算盘,始于宋代并沿用至今。在计算器出现之前,中国人一直使用算盘进行计算与统计工作。无论是客栈、酒家、茶馆、药店,家家都有一只算盘,用来计算当日、当月、年度的经营收入。于是,算盘渐渐又有了另一层含义——发财。画家齐白石没有画钱币,而是用一只算盘来代指发财,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含蓄。


齐白石《十二生肖册页 》 1940年 北京画院藏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纪念方法。关蔚山向厂肆委托齐白石创作《十二生肖》,每年求两三幅,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才集齐一套。随后二人接下墨缘,成为好友。这套《十二生肖》并不是按生肖顺序进行创作的,其中《如此千里》创作时间最早,画于1940年,而《桃猴图》则画于1944年。白石老人在画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各种动物的特性,同时也传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情感。


关良《戏剧人物》  1953年 北京画院藏

关良所创作的四幅戏剧人物作品,表现地均为中国艺术的国粹——京剧。京剧约产生于清乾隆时期,是由徽剧演变而来。它在形成之初就进入了宫廷,所以对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就更高。剧目创作、锣鼓唱腔、戏服脸谱等均有一套完整的程式。不同于西方的戏剧,京剧的表演艺术讲究虚实结合。无需造景,一个手势就可以表现推门而进;无需道具,一个动作就可以表现策马奔腾。而这种以形传神的舞台要领,又与中国式的哲学有关。


齐白石《翠鸟大虾》  北京画院藏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