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粉彩轧道开光山水纹碗

日期:2019-02-14 09:45:19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资讯 >清嘉庆粉彩轧道开光山水纹碗

图1

图2

轧道工艺,又名雕地,是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绣花针的工具拨划出精细纹饰,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该工艺出现于清乾隆时期,此后历代多有继承。这种方法综合了西洋铜胎画珐琅与中国粉彩绘画两种工艺技法,中西合璧,极具时代风格。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凡用此工艺者皆为精品,均为难得之器。

这件清嘉庆粉彩轧道开光山水纹碗(图1),为河北省沧州博物馆藏品。碗口径14.8、底径5.6、高6.1厘米,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内壁施白釉,底有红釉如意云头团花图案;外壁为黄釉地轧道底纹,四面开光,开光内为四季景物画,开光外为粉彩缠枝牡丹;足底有青花竖排三行“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图2)。1993年经国家文物专家鉴定组瓷器专家耿宝昌鉴定为二级文物。

据《清档》记载,此类器物为宫廷所用之器。这种玲珑精美的色地轧道开光碗,不但色地各有不同,开光内的纹饰也极其讲究,随四季景物的变化,釉彩妍美,轧道精工,青花发色明艳,绘工精细,为当时精湛制瓷工艺杰作。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