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件珍宝讲述广州博物馆的90年

日期:2019-02-13 17:27:31 来源:广州日报

资讯 >九件珍宝讲述广州博物馆的90年

清乾隆广彩纹章纹盘 (史上最贵纹章瓷)

1929年2月11日,一块“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牌子,在越秀山上拥有649年历史的镇海楼门前挂起。岭南第一座,也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开馆了。

所以,2月12日不仅是春节归来第一个工作日,也是这座属于广州人,属于广州城的博物馆的九十岁生日。九十年旧貌新颜,说来话长,且让我们从13万件(套)馆藏中选出九件精中之精,刻录进悠悠时光,转译成发给未来的邮件。

失而复得越王剑

这是容庚先生捐赠的周代名剑,为国家一级文物。剑色作水银古(“水银古”为颜色名,常用于形容古物)。剑格上铸“王唷倍字,两面共八字,作双钩鸟书,二千多年后依然锋利。

剑出于陕西。1931年秋,容庚在北京式古斋得到此剑,开始误把铭文“王唷崩斫馕《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卿王唷保没有重视。1932年除夕,将之转让给另一位古文字学专家于省吾。后来,容庚在日人原田淑人所著的《周汉遗宝》一书中见到“嗤趺”,才明白此剑中的“王唷倍字应倒读为“嗤酢保是为“越王剑”,大感可惜。

1937年,容庚觅得“师缍Α保于省吾希望可以割爱。容庚说:“必归余故剑,鼎乃出”。于省吾几经踌躇,终于归还“越王剑”。

身份“成谜”天琴

广东有“四大名琴”之说,说法虽各异,但无论什么版本,“天”实居其中。

琴通长126.7厘米、隐间116.5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2厘米。形制响泉式。桐木面板,背面龙池上方篆书“天”二字,下有“万年永宝”印章。

天琴曾传闻为唐代天下造琴第一的成都雷氏所制,著名诗人韦应物所有,但应该是误传。

1940年,避居香港的广东文化精英为激发人们爱国爱乡、抗御外辱之情,将所携广东文物在香港大学举办“广东文物展览会”,绿绮台、秋波、天三把名琴聚首一堂,轰动粤港。

1954年此琴入馆典藏。今天琴界普遍认为,此乃明琴。

声名赫赫邓氏甲

现存清代甲胄多见于北京故宫,但广州博物馆也藏有一套完整的清代甲胄。这套甲胄由上衣、下甲、护心镜、护腋、护肩、虎头蔽膝、裆等18个组件组合而成,通高176厘米。它是香港同胞邓又同先生于1956年捐赠的,原是光绪帝册封其祖父邓华熙为“建威将军”时所赐。邓华熙籍贯广东顺德,历任云南大理府知府、江南道监察御史等,60岁时,曾穿此甲胄参加朝廷的阅兵仪式。

千古流芳节马碑

1956年发现于东莞虎门的清代“节马图”碑,长113厘米,宽40厘米,为肇庆端州石,由《节马图》和《节马行》两部分组成。《节马图》绘的是一匹黄骠战马,马主人是清三江副协将陈连升。1841年1月7日,坚决按林则徐布置扼守虎门沙角炮台的土家族老将陈连升及其儿子陈举鹏率六百将士抵抗英军,以身殉国。战马被掳到香港后,终日面向虎门方向嘶鸣,绝食而死。

“节马图”碑在日军侵占虎门后湮没。1954年8月,驻沙角的人民海军部队在关忠节祠碎石堆中找到了碑中段,之后又在乡民家中找到前段,在关岳庙桥下找到后段,三块断碑终得相连。

重见天日会员证

李湛出生于清末广州东郊(现天河区)的农民家庭,经胡毅生、朱执信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因清政府尚未被推翻,为安全起见,李湛将自己1909年获颁的“同盟会会员证”藏入了一件漆枕。

20世纪80年代,儿子李

友人赠我通草画

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于是广州出现了一批专门以中国人情风俗为题材的画工,绘制大量油画和水彩画销往国外,即“外销画”,当中就包括用通草片绘制的“通草画”。

2000年初,牛津的通草画学者伊凡・威廉斯从他的私人收藏中,挑出六十张通草水彩画捐赠给广州博物馆,并于广州筹办一次通草画展览。广州终于拥有第一批外销画藏品。经过近十年的征集、研究,广博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外销画收藏机构之一。

百年“高定”纹章瓷

纹章瓷是18、19世纪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因瓷器上绘有欧美个人、家族、社团、公司或城市的纹章而得名。

每套纹章瓷的平均数量在200件以上,从下订到送达欧洲买家手中,长则需时两至三年,短的也需一年有余,价格是东印度公司大宗贸易瓷的5~25倍。

广州“上河”封檐板

发现于从化钱岗村西更楼的清代木雕“珠江江城风情图”封檐板,总长8.6米,宽28厘米,厚3.5厘米,由三段樟木雕成,是我国目前所见唯一,也是最早的一块描绘广州珠江北岸风情的图画。上面镂刻了清代广州珠江沿江二十里的景色,描摹出各种人物49人,各种船只29艘,更有140余棵榕树。这是雨季清明前后的广州风情,可称清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卜松竹)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