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门关门神祈福文化节现场。本文照片由华侨城西部集团提供

剑门关

绵竹年画传承人、剑门关门神节国风召集人李德敬
剑门关,曾为蜀国之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的巍峨险峻也成为守护精神的一种象征。
门神,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新年伊始,家家户户将之贴于门上,作为祈求来年平安喜乐的一种仪式。
看似不相关的两者却具有相同的守护意义。当剑门关遇上门神文化,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千年古蜀道
剑门关,地处四川东北部,一千多年前,李白曾挥毫在此写下“剑阁峥嵘而崔嵬”。剑门关从秦岭蜿蜒至蜀道,扼入蜀之咽喉,踞地势之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关的历史悠久且传奇。相传战国时期,蜀国五丁力士劈山开道,才有了这条令李白惊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东汉末年分三国,一段段蜀国往事勾勒出剑门关地理位置之险要。其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羽扇纶巾,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崔嵬,雄奇险峻,气势夺人,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修筑工事。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十万精兵进取汉中,意欲取道此地,打开蜀国大门。蜀军大将姜维领三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十万大军于剑门关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延蜀国之寿祚,遗后人以遐思。
如今的剑门关,早已褪去了战乱纷争,静卧于崇山峻岭、苍松翠柏之中,为中外游客亲近自然、聆听松涛之胜地。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剑门关融雄、险、奇、幽于一身。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处未被正面攻克的关隘,“中华名关”剑门关千百年来以“守”道“安”邦的“守护精神”,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以年画为媒
提起年画、门神,不得不令人想起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扬守护精神
在弘扬民间文化、促进旅游开发背景下,由华侨城西部集团主办、剑门关华侨城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剑门关首届门神祈福文化节自1月20日在剑门关游客中心广场开幕后,活动将持续到2月19日,贯穿整个春节。
剑门以一关“守”中华气节,扬民间文化。剑门关首届门神祈福文化节,为的是让中华门神“归位”剑门关,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守护精神。本次门神节,除了年画门神展外,还设立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互动活动,展示五彩缤纷的非遗年画,让剑门关的春节民俗活动更有味道、更具特点、更加中国。同时,还将举行剑门关祀门大典。活动期间,游客在景区里通过打卡5个门神祈福点,能收集到“福禄寿禧财”五福,在剑门关实现“五福临门”。
剑门关门神节以“让年画重回春节”的主题系列活动,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在剑门关过个欢喜中国年。
门神祈福文化节只是剑门关发扬守护精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广元市、剑阁县依托剑门关稀缺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引入华侨城投资70亿打造“剑门蜀道”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在四川“大蜀道”战略中,充分发挥广元市作为川陕甘渝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建设剑门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以“景区+度假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的布局战略,重点建设剑门关――翠云廊景区及拓展区、剑州小镇、剑山旅游度假区、汉阳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示范带五大功能板块。深入挖掘蜀道文化,创建美丽乡村典范及乡村振兴样板。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