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塞北的风

日期:2018-10-17 16:19:43 来源:卓克艺术网

资讯 >来自塞北的风

来自塞北的风

毛时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研究员

他来了。带着吞吐大荒的情怀和气势,带着满纸的崇山峻岭流云飞瀑,他来了。

他,于树斌,是上海画坛的外来者,是一个带着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变量。上海有海有水,上海,不上山,几乎没有仰之弥高能真正称为“山”的山。山水画是中国画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也最具中国文化意味的门类。海上画派,海纳百川,争奇斗艳。但毋庸讳言,从吴昌硕、任伯年、虚谷、蒲作英发端,总体看来,山水画是一个相对的弱项。所谓弱项,当然不是说没有一个名家大家,而是就数量和质量的总体而言。尤其是从近年来看,上海山水画对全国的影响偏弱了一点。于树斌,这位黑龙江山水画家的不期而来,也许对于上海山水画的振兴、发展,会是一个动力强劲的助推器。

毫无疑问,对上海画坛他是一个局外人,散发着强烈的局外人的气息。来自山海关外黑土地的于树斌在上海画坛刮起了塞北强劲的朔风。他的山水画是以一种我们很陌生的状态出现在上海读者眼前的。他没有小情小调的小清新,没有时尚和流行的漂亮,也不像咖啡那样散发着淡淡的小资情调和奶油味道。于树斌画的其实并不是黑龙江的山水景致,而是他心目中向往的山水,是他的“胸中丘壑”。它们博大、蛮荒、崇高,很少人间烟火,黑压压的一片,排山倒海,扑面而来,是梦中“卧游”的极佳去处。如果以董其昌的南北宗眼光来观察,于树斌山水画的基本气质乃在于“北宗之北”。因为陷于历史的认识,北宗其实原来也就止步于太行山下长城脚下。于树斌是个力量型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下笔重,用墨沉,极具力量感。用晚清常州词派的说辞,就是重、拙、大。铸就这种力量背后的也许就是那北大荒一望无际黑土地后喷薄而起的红日,是点缀着兴安岭夜幕的日月星辰,是松花江冰天雪地的高寒,还有热气腾腾的海碗的乱炖吧。地域、气质是会转化为艺术的风格、语言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从塞北到江南,是于树斌人生和艺术的大腾挪。先是在浙江美院就读,接着又在上大美院任教。他的北宗之北,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我用语是非常小心翼翼的,我用偏弱、不是说没有,云云,就是留有余地。海派对山水画的贡献是对张大千、谢稚柳、刘海粟几位大师级艺术家气贯长虹的泼彩泼墨,还有陆俨少先生长江之行对于中国画云水构成和笔墨的创造。于树斌对于泼墨画法非常心仪,努力追求泼与写的有机整合,把创作中带有一定偶发性的泼与极具可控性的写有机整合,从而赋予原来可能过于坚硬、结实乃至可能呆板的画面结构,有了空灵的境界,有了灵动的生气。这种画法和画风的变化,特别是水的湿润的介入,就让这位塞北大汉带有了某些江南的味道。

我觉得于树斌山水画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于树斌中国画的发展年轮有着与时代同步的鲜明轨迹。从现代探索、理性回归到水墨泼写,大体上从个人的画风演变印证了中国绘画几度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二是,他是一个既埋头拉车也抬头看路的艺术家。在画画的同时他始终在琢磨怎么画,用什么想法去画。从技、艺、道三个不同层面切入思考山水画的艺术世界。技术层面的笔和墨关系,艺术层面的整体化问题,大道层面人和自然的关系。江山神韵,于树斌在追求、思考江山背后的许多文化之道、哲学之道。这种学理的沉思,使他的艺术具有了一定学术品格而不同凡响。

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海派是一个开放的画派。深信这位艺术的游子会在上海得到强劲的生长,为上海山水画的发展提供有区别化的养料,丰富新时代的海派绘画的面貌。

2018.10.17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