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春到底有哪些宝贝藏品?

日期:2018-10-10 10:33: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收藏 >刘福春到底有哪些宝贝藏品?


在四川大学“刘福春中国新诗文献馆”,总面积160平方米的两个房间里存放的十几排长长的书柜引人注目,上面整齐摆放着刘福春30多年来搜集的诗集、诗刊、诗论资料集等文献资料。

刘福春到底有哪些珍贵的宝贝?他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牛皮纸函套,打开后露出3册青灰色的线装本《诗刊》,开本大小是公开发行版本的两倍有余。据刘福春介绍,这是1976年1月《诗刊》复刊时,“专为毛泽东印制的大字版本。当时印数很少,总共就印了60套。见到的人很少。”还有一份1937年广东的诗刊《诗场》为卢沟桥事变推出的“号外”。“这上面不仅有当时诗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呼声,还附有一幅黑白木刻《卢沟桥》,这也是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现代版画的早期证物。号外7月25号出刊,离七七事变只有十几天时间,把诗写出来,又要印出来,你看这要多快呀。”刘福春还珍藏了一本1933年刘半农编辑出版的《初期白话诗稿》,其中影印了李大钊、沈尹默、周作人、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的白话新诗手稿26篇。“这些作者均为新诗初期的先行者,作品也是新诗实践最早的成果。”刘福春说,《初期白话诗稿》是新诗刚刚诞生的“写真”,是初期新诗最珍贵的文献,也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还有几张手稿显得毫不起眼:纸张泛黄,字迹潦草,到处都是涂改的痕迹。是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歌研究者谢冕撰写,后来发表于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上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曾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一批新诗人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写出了一些“古怪”的诗篇,引来不少批评的声音。在此背景下,谢冕率先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为诗歌新浪潮辩护,鼓励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创新。《在新的崛起面前》与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论,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尤其是对朦胧诗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几年前,谢冕将该文手稿送给刘福春收藏。

刘福春搜集新诗文献资料,挖掘出了不少过去鲜为人知的诗歌作品,其中一些甚至已成“孤本”。上世纪80年代,刘福春与成都诗人张篷舟结识,后者将自己1923年出版的诗集《波澜》交予刘福春复印保存。“当年复印设备非常简陋,复印本字迹几乎都看不清楚。”然而,刘福春再也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这部诗集,以至于后来影印再版该书,也只能采用这个有缺憾的复印本。在刘福春的海量藏品中,还有些常人和研究者很少注意的内容,例如“讣告”便装满了一整个文件夹,其中不乏艾青、冯至、卞之琳等名家。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1815517302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