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丨基弗的木刻

时间:2018-09-14 11:16:13 来源:专业艺术平台

资讯 >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丨基弗的木刻

安德鲁·基弗被公认为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当代德国艺术界伟大而寡言的特立独行者。他沉浸在粗粝的色调中,像一个思考者、读者和认真的探索者,尤其是对德国历史的探索,用冷色堆砌出巨大而充满伤感意味的物象。

基弗的木刻

1

The Rhinemaidens, 1982-2013

2

The Rhinegold, 1982-2013

3

Melancolia, 1982-2013

4

Madame de Stael: de l'Almagne, 1982-2013

5

Maginot, 1982-2013

6

Fugit Amor, 1982-2013

7

Father, Holy Spirit, Son, 1982-2013

8

To the Unknown Painter, 1982-2013

9

For Robert Fludd, 1996

10

Atlantic Wall, 1982-2013

11

Untitled, 1982-2013

12

That Obscure Clarity that Falls from the Stars, 1997-2015

13

a closer look at those sunflower seeds that are to be found all over the painting

14

The Starry Sky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1997

15

I hold all Indias in my Hand, 1996

16

Brunhilde - Grane, 1977-1991

17

Grane, 1978

18

The Sorrow of the Nibelungen, 1974 (open book)

19

20

21

The Rhine, 1982 莱茵河

22

The Rhine, 1982 莱茵河

23

The Rhine, 1982

24

25

The Rhine, 1982-2013

26

To the Unknown Painter, 1982-2013

27

Maginot, 1982-2013

28

Hortus Conclusus, 2007-2014

29

Anselm Kiefer

基弗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被公认为德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70年代,他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和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当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30

安塞姆•基弗在创作中

1945年,德意志民族最黑暗的时代到来。3月,德国西南的边陲小城多瑙艾辛根已经是一片废墟,在它的北方,同盟国军队正在跨越莱茵河,向柏林进军,伴随着轰鸣的炸弹声,基弗出生在医院的地窖中。

不仅仅他出生的小城,在同盟国空军的鹰翼阴影之下,整个德国几乎就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大废墟。战争结束后,饥荒、瘟疫相伴而来,数亿立方米的废墟、尸体、砂砾,战败国内心的复杂情绪,被摧毁的信仰,整整一代人的德国人内心也成为了废墟。基弗就是成长生活在战败德国凄惨历史环境下。当他在夜晚听到门铃响起的时候,总是会联想到盖世太保突袭抓人的恐怖场景。“在你们的城市上面草将生长。”这句来自《以赛亚书》中的一句话曾令童年时候的基弗感动和痴迷。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基弗,此后的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残余、废墟、灰烬的烙印。1966年基弗放弃原本的法律专业的学习,转而学习艺术,并拜约瑟夫·博伊斯为老师。1971年,他搬到一个偏远小镇居住,开始了职业艺术家的生涯。

31

用绘画来表述和定义德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是艺术家基弗进行创作的初衷,这使基弗被视作“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但他是一位没有政治野心的艺术家,他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不用艺术去哗众取宠,在创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基弗的工作方式私密、缓慢,难以言喻地艰深。他说:“我读很多、写很多,我画画……没有病假,不会罢工。我不是明星,我待在家中创作。”

32

安德鲁·基弗《初始》,架上绘画,280×570cm,1985年

德国的废墟文化

废墟是二战后德国人司空见惯的真实场景,废墟成为战争给社会造成破坏的最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战后的文学界出现“废墟文学”,成为德国文化中与反省并置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神背景。这也是解读基弗作品的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线索。基弗虽未经历二战,但他成长于“废墟文化”。在谈话录中,基弗提及了他童年在炸弹坑里玩耍的经历:“在我长大的地方有许多弹坑。孩子们看待它们,觉得和别的东西一样真实。”诸如此类的经历,无疑对他日后创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一方面,在基弗作品中出现的风景大多都是废墟和荒芜之地;另一方面,古代文明废墟是基弗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基弗作品的外观沧桑灰暗,肌理斑驳艰涩,里面暗藏了伤痛的回忆与战后的德国文化。

33

安德鲁·基弗《荒芜的风景》,照片,65×125cm,1982年

废墟语言

在1974年“土地系列”之后,基弗的作品风格趋向成熟。“土地系列”是基弗艺术中“废墟语言”形成的母体。1980年初,基弗开始尝试以建筑为母题的创作。他上世纪80年代作品中的建筑原型,多为纳粹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模型或是已经被毁灭的建筑图片。

古代文明的废墟与现代工业废墟相重叠。基弗于1991-1993年到墨西哥、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旅行。1996年以后,基弗创作了一系列关于描绘文明遗迹的作品,和那些被毁灭的纳粹建筑相比,这些建筑是真正的废墟,它们本身烙有时间流逝的痕迹。这一刻,永恒和瞬间、高贵和卑微、经典和平庸之间的界限在基弗作品废墟似的表面被模糊,观者获得了更广阔的思考。

34

安德鲁·基弗《古代的女子》,架上绘画,140×94.5cm,2004年

材料的运用

基弗对绘画及装置艺术的本体语言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他的作品大量的运用油彩、钢铁、灰烬、感光乳胶剂、石头、照片、稻草、柏油等综合材料来作画。但他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是一位尊重艺术本体语言的艺术家。基弗在创作中已经不拘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他所关注的视野非常广博,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命运是他思考的核心,这在以消解宏大叙事性为特征的后现代艺术的大潮中显得弥足珍贵。

35

安德鲁·基弗《古代的女子》,架上绘画,140×94.5cm,2004年

精神性

基弗在大学时代学习法律期间,去法国里昂近郊拉图斯特参观了拉图雷特修道院——它是由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基弗深受感动并评价道:“我发现了混凝土的精神性——用泥土去塑造一个象征,一个关于想像和精神性世界的象征。他试图在地上建造天堂——这是一个古老的悖论。”

基弗对铅这种材料非常喜爱,为此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买下了科隆大教堂的屋顶。他说自己使用铅还有一个观念上的原因:铅是液态的元素。与此相反,混凝土则暗喻了坚固脆弱的东西。他研究后发现,铅的内部是流动的,它的分子趋于不稳定,这和他的观念相符。早年的经历奠定了他在创作中无视材料本身的卑微与高贵,他擅长赋予平凡的事物以精神性。以这样的创作方式造就的作品,给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饱含了诗意。

36

The Shape of Ancient Thought, 2012

Electrolysis on photographic paper on lead

307 × 440 × 4 cm

37

安德鲁·基弗《共济的历史》,架上绘画,121.5×88cm,2002-2008年

38

弗《猎户座》,架上绘画,208×299×24cm,2004年

39

安德鲁·基弗《我把印度的所有握在手中》(系列之一),架上绘画,120×180×25cm,2015年

40

41

42

工作中的基弗

43

工作中的基弗

44

工作中的基弗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