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志花鸟画:以书入画 宁静淡泊

刘洪志花鸟画:以书入画 宁静淡泊

刘洪志花鸟画:以书入画 宁静淡泊

日期:2016-07-15 09:38:35 来源:新浪收藏

美术 >刘洪志花鸟画:以书入画 宁静淡泊

  刘洪志先生是我大学时期的同学,也是我的知己。他为人厚德,聪慧,及其注重自身人品的塑造。他要求自己成于中,形于外,做人做事为艺皆然 。他的综合内在涵养和特有的悟性,使他在绘画上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个性。

田园系列之一68x68cm2016年

田园系列之二68x68cm2016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大学当教师的刘洪志先生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师从花鸟画大家郭怡孮,张立辰,田世光等诸多先生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博览了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等诸多博物馆、美术馆珍藏的历代名家作品,使他眼界大开,从作品原作中探究艺术真谛。多年以来他外师造化,追源溯流,在写生的同时对传统中国画做了大量细致的临摹与研究。再结合他多年对书法的学习精研与对书画同源的参悟,形成了他以书入画、宁静淡泊、笔墨酣畅、随性洒脱的画面气息。在写意花鸟画中寻求文人精神世界的同时,很好地将笔墨、章法、色彩与汉字的意象造型融会贯通,为当代写意花鸟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也许是他借物抒情,表达60后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与生存状态,或许是他对当代艺术所关注的切入点。

田园系列之三136x68cm2015年

田园系列之四136x68cm2016年

  当代艺术是东西方互鉴的时代,当年徐悲鸿先生远渡法国,学习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以来西方大师也纷纷研究东方艺术的代表——中国水墨画。东西互鉴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面貌之一,也诠释了融合,互渗是促进艺术创新的必然途径。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艺术思潮再次涌入中国时,产生了水墨画面临“穷途末路”的学说,刘洪志先生此时选择了游历欧洲。他先后考察了欧洲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系列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再次目睹了欧洲历代巨匠的绘画原作,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审视欧洲古典艺术向当代艺术演进的历程,并做了大量的东西方文化艺术差异的比较与总结日记。作为一个从事中国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更加坚信民族精神的独特性及可贵之处。在游历欧洲数年后,他毅然选择回到了北京,并将多年来对东西方绘画交融的思考运用到他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之中。他近年来的水墨画创作深刻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架构着当代西方艺术的审美取向。在东西方艺术融合互渗中立足自我,将东西方艺术融会贯通,并充分表达他的观念与性情,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为当代写意花鸟画步入当代性、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贡献。

田园系列之五136x68cm2016年

  我期待刘洪志先生能够不断进取,大胆突破,锐意创新,为写意花鸟画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篇章。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薛云祥
  2014年8月6日于金石美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