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 品尽其妙

书法欣赏 品尽其妙

书法欣赏 品尽其妙

日期:2016-02-19 10:49:33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美术 >书法欣赏 品尽其妙

苏轼《江上帖》

  中国书法真是一种奇妙的艺术。她以线条的变幻莫测,把人们带进静雅的艺术殿堂和心灵的净土。
  用变幻莫测的线条来 表现汉字,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将能写出这样书法的人称为书法家。书法家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文化素质和书写技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其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书法 作品。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研习,只是把汉字写下来,或凭自己灵感冲动,信笔为体表达,就只能称作胡涂乱抹了。
  苏东坡认为:“作字之法,识浅、 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他明确表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书法创作的关键是“尽妙”,即通过用笔充分调动点画表现力,释放更加丰富的艺术语言;而书法家有没有较高的识、见、学修养,就转化为作品能不能“妙”的水平。同样,没有较高的识、见、学修养,也品不出书法作品的个中三昧。
  我认为,对书法的品鉴,如同选美:美女之美,既要有貌,又要体健,还要有内涵。同样道理,书法之美,在于先一看,感到舒畅、愉悦;再细究,无文字谬误,无点画 病诟、无章法混乱;进而品味,新意迭出而不刻意为之,匠心独具而无雕凿痕迹。这样的作品,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想看。
  何能如此? 因书法既如美人,当然也有情感,书法家把情感注入到书法作品里,就会与观赏者产生默契,引起共鸣,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野外无意中看到了索靖所书的碑刻,初看不舍,再看难离,最后去而复返,在石碑前悉心临摹,露宿三天三夜才回家。与欧阳询同行的,还有他的朋友们,唯欧阳询能发现索碑之美,这就是识、见、学的差别,也为欧阳询为什么成为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作了注解。
  书法家创造了美,我们若“视而不见”,美的创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要用“识”的气度、“见”的眼界、“学”的才能武装自己,品鉴美,欣赏美,传播美,尽显“妙”的魅力。
  品鉴“妙”的过程,是美的再创造过程,其再创造的成效,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做到“识深、见广、学有余”。
  欣赏书法艺术,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自己人生和生命的欣赏。不仅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而且还能开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跳出物质追求的羁绊,用超脱的审美观去对待人生。欣赏者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通过美的不断感悟,化作对美的无尽追求,将艺术中的美融入现实社会,焕发生活激情,展示人生风采。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