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日期:2015-12-30 11:35:44 来源:新浪收藏

美术 >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谢永新,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连续在宜兴08和09年全手工制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08年的获奖作品为《冰纹提梁》,09年的获奖作品为《咏馨提梁》。2015年“景舟杯”全手工比赛中《化蝶》获得了中级组银奖。

  1969年,谢永新出生在太湖边上的一个小村落,太湖的水滋养了他的艺术气息,太湖的风传播给了他艺术的种子。中学毕业的谢永新,遵从父亲的传统想法“荒年饿不煞手艺人”的古训,去学了木匠,一次在帮做茶壶的表妹装修新房的时候,看见表妹在做壶,谢永新像着了魔一样,突然喜欢上了紫砂壶,表妹开玩笑说,既然你这么喜欢紫砂壶,干脆改行做茶壶好了。

  表妹无意的玩笑,触动了他的心弦,也对呀,为啥不可以改行呢。半年后,稍微学到一点制壶基础的谢永新在姨夫的帮助下,借钱进了紫砂二厂,成为一名紫砂工人。

  进了紫砂厂,他才知道,他那点基础很单薄,技不如人啊,为了尽快掌握制壶技巧,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求教、拜师。他的谦虚感动了和他一个车间的许多小兄弟,早上上班前,师傅还没到场,他的泥凳旁就围满了愿意教他几招技巧的小兄弟,七嘴八舌的,你一句他一句,往往师傅来了,才纷纷离开谢大哥,回归他们自己的座位。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的春天,大家发觉,谢永新“笨鸟先飞”了!

  佳作欣赏

  “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锦绣山河》壶,壶身周正,大气凌然,霸气侧漏。做壶方方正正,做人亦方方正正,守中正之道,合天地之法。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发生于东晋时期。在中国,共有宜兴、宁波、济宁和汝南四个城市流传过梁祝的传说,但只有宜兴留有梁祝的遗址,紫砂壶之称,也只有宜兴有,为了表达这份文化荣耀,作者谢永新精心制《化蝶》壶,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由此获得“景舟杯”全手工比赛中级组银奖。


  这款《咏馨提梁》壶,是谢永新在2009年参加全手工比赛中的作品,饱满的壶身,敦厚憨态,却不臃肿,用胶泥装饰的索带,结实的提梁,彷佛是母亲为远行的孩子打成的包裹,里面充实着满满的祝福和希望,又可喻为游子为家人生计而满载而归。谢永新释义:“童年已留在遥远的故乡,在陌生的世界流着汗难免跌跌撞撞,苦涩之中有甘甜会拥有一片天,既然无路可退就去追。我要展翅高飞,带著温暖和关怀我一定能满载而归。”


 坦荡套壶

 

 方韵桃核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