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中国书法要先讲“继承”再谈“创新”

杨武:中国书法要先讲“继承”再谈“创新”

杨武:中国书法要先讲“继承”再谈“创新”

日期:2015-11-24 11:18:48 来源:凤凰艺术

美术 >杨武:中国书法要先讲“继承”再谈“创新”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被视为最能够代表中国的艺术形式之一。旅法华人艺术家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关于“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历朝历代书法家都曾有过深入的思考。宋代沈括在《梦溪补笔谈•艺文》中说:“尽得师法,律度备全,犹是‘奴书’,然须自此入;过此一路,乃涉妙境,无迹可窥,然后入神。”在古代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重新讨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这一问题,同样有其现实意义。
  在近日举行的“水墨印象—书画名家邀请展”开幕式上,书法家杨武表示,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在写字,同时也是在写心、写志向、写文化、写学识,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最抽象的艺术,它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组成,后来加上印章的一点红,也不过是点缀而已,而正是如此抽象的艺术,却能够反映书法家最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杨武看来,书法艺术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好名片和符号。


书法家杨武

  杨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北京惠通博文书画院副院长。对于“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他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首先要“入古”,然后才能出新,艺术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一定要根植传统,他引用李可染先生的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先得打进去,这是第一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厚积薄发,所以说继承是最重要的,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杨武书法作品

  具体到他自己的书法创作,杨武表示,他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并于首都师范大学取得书法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学习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历代法帖,并广泛参考当代各大展览,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在此基础之上,还不能与时人雷同,必须有自己的面貌,完全写出自己来。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之上,追求自己的独创艺术,杨勇表示,这是每个艺术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它,任何艺术都是难以流传广远的。
  据杨武介绍,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怀素、张旭、孙过庭、董其昌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他都是临摹过的,而除了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北魏的摩崖石刻等也是可资借鉴的材料。
  著名书法家张德林先生在欣赏了杨武新近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后表示,杨武的作品是非常有张力的,也是非常有想法的。杨武的作品不是一味学古不化,不是一味地摹仿前人,而是有他的独创性在其中。
  杨武简介:
  杨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惠通博文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六届书社社长。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及国际大展,多家文化机构及博物馆收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