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益谦不再做标王说起: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拍品

从刘益谦不再做标王说起: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拍品

从刘益谦不再做标王说起: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拍品

日期:2015-10-17 10:04:50 来源:扬子晚报

美术 >从刘益谦不再做标王说起: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拍品

冯宁《金陵图》(局部)

  在今年香港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有两件艺术 品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在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中,清乾隆郎世宁等作《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作品自开拍前便报道不断,在竞投者争持20分钟后一名匿名买家以 1.374亿港币天价投得,并刷新中国御制画像世界纪录;在香港保利的秋拍中,首次露面的冯宁《金陵图》以5192万港元成交,也给市场带来了惊喜。一个 有意思的细节是,拍卖市场的“任性哥”——刘益谦虽然都参与了竞拍,但最终都只是前一口,并没有成为最终的“标王”。
  其实,在今年的香港秋拍市场上,刘益谦还是有所斩获的:在嘉德香港的拍卖中,刘益谦以624.5万港元的价格买下了一件青铜烙银瑞兽纹杯,在业内人 士看来,其第一次出手购买青铜器,应该也算是市场的一种信号了。同时,在香港苏富比的秋拍中,刘益谦以750万港元的落槌价竞得明嘉靖黄地红彩穿云龙纹 罐,应该也是为了丰富龙美术馆的馆藏。
  其实,今年香港的拍卖市场虽然看上去天价频出,但是总的市场趋势却依然不是很强劲,就从香港保利的秋拍中来看,古代书画全部拍品的总成交额为 5681万港元,而冯宁《金陵图》的成交就占到了九成以上;《纯惠皇贵妃朝服像》虽然突破亿元成交,但是同场的另外两件贵妃像最终无人问津,而且古代书画 部分中许多重量级拍品也纷纷流标。
  刘益谦不再做“标王”,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成熟藏家对于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态度,即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为了成为媒体的“头条”而花冤枉钱。事实上, 从今年秋季香港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老藏家对于自己钟爱的拍品还是志在必得,像在保利香港的拍卖会上,清乾隆妆花缎七佛像(一套七幅),估价31万至 100万港元,最终的成交价则达到了672.6万港元。据悉,竞拍到这一组拍品的是收藏家蔡铭超。在佛教文物的收藏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藏家竞拍物品更多 还是与自己的收藏品位有关。在香港翰海的首拍中,17世纪藏东地区的却英多吉像,估价600万至900万港元,成交价为1400万港元,据资深业内人士透 露,竞拍到这件拍品的就是以收藏天珠而闻名业界的杨子。
  对于广大的藏家来说,究竟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拍品,如何判断拍卖价格的高与低,有时候不妨多关注一下市场“大鳄”的拍场表现,他们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于整个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