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秋红 180×180cm 2007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以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为代表的红色山水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红色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题材的绘画作品上,但是,用铺天盖地的红色来描绘农家山水、田园乡村的,朱利群是第一人。
1997年,朱利群的作品《农家情》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获得了优秀奖。这是朱利群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真正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阶段。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的“农家情”系列作品频频在国家级、省级的重大展览中获奖,更重要的是,其个人风格也从此确立。
让朱利群成名的“农家情”系列作品,描绘的不过是乡村里最普通的景色:山村、炊烟、草垛……然而他笔下的画面语言非常独特,浓烈的红与黑,铺满画纸,几乎没有一丝留白,那大红的调子,艳丽得仿佛能醉人,密密如匝、富有韵致的黑线,以及鲜明而单纯、炽烈而宁静的意境,都构成了他作品的独特标识。

厚土 192×129cm 2007
1968年,朱利群出生于武进郑陆镇东青农民家庭。小时候,就显露出了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在他生长的环境里,无论是田野、荒坡、流水、小桥还是草屋,都是他倾诉在画笔上的对象,凭借着自己对于绘画一股热情去临摹一切感知到的东西。
初中之后,他应征入伍,这成了他人生的重要的转折点,在部队训练时他结识了两位从南京艺术学院下部队体验生活的画家,与他们一见如故,耳濡目染间,更是增添了绘画兴趣。两位画家也很欣赏他的绘画天赋,在他们的鼓励下,朱利群一直坚持创作,从未间断。“寻求艺术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面临很多的考验,必须有着坚持的信念和刻苦的决心。”他们的这番话成为了朱利群绘画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一路前行至今。

秋红农家 180×95cm 2004
出生在农村的朱利群,自幼受乡土文化和农家情怀的哺育。绿荫翠色中的白墙黑瓦,清澈流动的小溪,耸峦叠彩的山冈都是他创作的题材。在他心目中,乡村山林并不是飘忽轻柔的色调,而是厚重有力的,有着西洋油画下的光感和质感。他用现代装饰性构成图式和积彩手法,以红色为主基调,营造出厚重、大气、积极向上的艺术氛围。构图方面,在红色的基调中夹杂着大块大块的黑色,使得整个画面既浑厚浓烈又宁静安详。红与黑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生命那阳刚之色、浩然之气跃然纸上。他在红与黑的碰撞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勤劳的农夫、简陋的农舍、无垠的麦田上倾诉着他内心的情感。从这一片土地上,他感知到了喜悦和悲伤,领悟到大自然的温柔和人的力量。总总一切都给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农家成为他艺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秋红农家 218×143cm 2014
中国画忌用大红,朱利群在“农家情”系列作品的创作中却任性地用上了铺天盖地的红色。红色的山峦,红色的草垛,间以黑色的深影,漫山红遍只围着一座小小的白色粮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谈及这批作品,平时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地笑了。他说自己生长于农村,对于家乡的那份情怀,就是如此炙热,没有比浓烈的红色更适合用来表达的。他坚持质朴简约的画风,用凝重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乡村农舍、农田、农家的恬静与淳朴,呈现在纸上。明明是浓烈张扬的红色,却给人以无比厚重与斑驳的感觉,这是生命的色彩,也是朱利群的记忆中、梦里山乡最纯真的色调。

朱利群,1968年生,江苏武进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海粟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作品曾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两次获江苏省中国画大展铜奖,江苏省第一、第二届山水画铜奖,五次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提名参加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入选全国性重大展览二十余次。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