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成黄三枝

动静相成黄三枝

动静相成黄三枝

日期:2015-06-23 15:35:4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名家 >动静相成黄三枝

  李蓉君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这是鲁迅的见解。艺术之路,人走多了便没有了路,这是我的见解”。向“人迹罕至”处求路径的执意,注定了黄三枝的艺术人生充满艰辛。“三枝活得太辛苦了”仪征书画道友的感叹更证实了黄三枝的生命状态——他每天起五更睡半夜无非画画写字读书,他经年求学出游写生就是求艺悟道历练。仪征画家黄三枝实在活得很有些另类。
  黄三枝不敏言谈。虽然他有“毕业于中国美院,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的金色底子,且近几年在当代水墨画展上频受邀请屡被关注而小有名气,但与人对坐,非但没有流行于书画界的清高自得激扬的侃侃而谈与强势,反而因瘦削的身形内敛的气息而显得被动与拘谨。不过,只要你点中“笔墨”这个穴位,黄三枝整个人就“活”了起来,便开始谈书论画,不敷衍不浅薄,句句真诚句句灼见。他认同当今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他说,“无论艺术如何多元化,当坚持中国画的笔墨属性,终以笔墨,思想获得境界。”他说,“古人云:一世兰,半世竹。可见兰之高妙。简最难,用笔之简尤难”……看来“笔墨”真是黄三枝的命门,他这一生被笔墨绑定了。
  安静,是黄三枝的自我评价和认定。看过他的画的人,大多也说他的画“很静”。他自我认定的安静,应该源自于对艺术创作方向诚笃的认定,方向明晰了,他的心自然能排除纷繁功利纷纭样式的干扰,安于一箪食一瓢羹游走于传统、笔墨及内心的广大世界。他在“出道”前闭门锤炼笔墨十多年。从魏碑中求骨力,于李北海处寻风神,转而又向王羲之的笔底问逸兴。书法的精神转而为画中的气韵——“含蓄、清逸、高古”,读画者眼中的安静正来源于于此,当然也应该来自于潮流与喧哗背后的冷静与淡定。“平静安详 始觉花香”这是他的画为人关注的原因。“静”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动”。从来没有独立的“静”,也没有单向的“动”,动与静总是在心与手、心与物高度契合与感应中相生相成,互为对应也相互转化。与其说黄三枝的作品给人以安静的气息,不如说他画中涌动着的某种内在之物更吸引人。动表现在笔,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石泉流,在黄三枝笔下都有动势。线质的婉转灵动和活泼得之于笔墨的修炼和探索,笔墨的调遣与经营来自于内心的自由与向往。他的笔就如此宣示着自然万物映照在心间的勃勃生机。“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今人用心在制作处。无笔墨处是灵魂,是境界。若能在虚处有生意,乃为高手”,虚中生有就能静中生动,黄三枝常向青藤、八大探问“有”的真意。
  自问内心安宁的黄三枝其实也很有紧迫感。他说,到知天命之年后,飞逝的时间让他常感急迫,他认为,每个生命存在应该都有他要实现的价值。创造更大的艺术价值显然就是他认定的生命意义。由此,他分秒必争地读书、临帖、创作和写生。黄三枝重视传统的学习,也重视生活的观察,他认为画家“时刻要具备两只明亮的眼睛,一只盯着传统,一只盯向生活。没有传统笔墨的写生形如图案”。当然,没有生活的传统也就只能是标本了。他深谙此理,由此就有了他万里骑行与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山水花木图稿。胡杨林就是最让人动心的记录。黄三枝一篇西部游记的文字里,同样表达了他对生命万物的感悟,强调了他惜时如金的生命意识。
  黄三枝喜欢用黄宾虹先生一篇《美展国画谈》中的故事,来作为他对当今画坛现象的分析。民国18年,教育部在上海也举行过全国美术展览,“国画一类,陈列尤多,洪纤巨细,荟萃一时,不可谓非胜事”,他说,今天的展览依然是洪纤巨细,历史常常会上演两个惊人相似的片段。对于民国时期的全国展,黄宾虹先生的观点是:“人工强造,天趣汩没,邪甜俗赖,良可浩叹,务救时弊”。“人工强造,天趣汩没”历史的回声,使黄三枝坚信“真才实学的时代快要到了”。对未来的乐观似乎也未能掩饰黄三枝内心的孤独,这份孤独更多应该来自于对中国画核心价值“笔墨”的坚守。
  面对清瘦的黄三枝,让人忍不住关联起他千里追寻的胡杨,支撑他们挺然向上的是什么呢?是信念!替他们解释的唯有这个很概念的词语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