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猫厦要说的这个人,恐怕稍微懂点艺术的都知道那个14年前就惊艳整座鹭岛海滩的“红孩儿”故事。(神马?那可不是被孙悟空打成雕塑的“红孩儿”!)据说那些天前来看“红孩儿”的什么人都有,厦门市长、大学师生甚至乞丐都来了。

没错!他就是现今活跃在国际艺坛的当代艺术家陈文令,他是多有名地球人都知道,猫厦才不要多讲。今个猫厦只想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陈文令,有血有肉有温度。您要觉得好玩,那就滑到文末最下端,给猫厦点个zan ;若是觉得说的不好玩,那猫厦也早洗干净耳朵,等你来我微信大后台煽瓜子,不要手软,要用力哦~
一、每一件作品皆故事
翻看陈文令的作品,与其说是一件件雕塑作品,毋宁说是现实社会的写照,每一件作品都很鲜活,每一件作品都在述说着一段故事。

红色记忆-羞童 163x40x38 铜 烤漆 2001
小红人,四肢干瘦,全身修长。陈文令说那是“饿”,小时候,肚子经常很饿,但精神却是很旺盛,时不时惹出点事。有一天一个小伙伴终于按捺不住,偷偷用刀砍断了一只绑在铁栅栏上的猪尾巴,拿来炖汤。
那个年代,猪尾巴堪比鲍鱼,一大锅的水,只有几节猪尾巴,大家都在汤里抢着捞,猪尾巴却是跟他们作对似的,就是捞不到。聪明的陈文令灵机一动反着方向捞到了,后来生产队来调查,说是他偷了猪尾巴,他当然坚决否认,但却还是保守了和小伙伴的约定。

红色记忆-秋凉 167x32x30 铜烤漆 2001
“饿”是那代人青少年时期的集体记忆,是当下人们再难经历的饥荒年代。陈文令通过“小红人”记录了下来,他曾说,他想通过一个特定时代的集体性的痛苦去表现一种对人性中的美好和希望,而不是用痛苦再去表现一种痛苦的生命特征,所以“小红孩”都饿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红色记忆-海平线 210x280x5500px 铜烤漆 2010年
有一个哲人说过“宁愿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愿做一只快乐的小猪”,而当代人恰恰反其道而行之,陈文令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生存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瘦弱的陈文令告别了饥荒年代,身体开始壮实起来,然而肚子不饿,脑子却开始愈发“饿”了起来,我们的精神似乎缺少了什么?为此,2003年,陈文令形象地做了幸福生活系列。

幸福生活NO. 175X110X1575px 铜着色 2008
猪在中国家喻户晓,家下面“豕”说的就是猪,猪在传统民俗文化里是财富的象征,猪很有生产力,陈文令说十多年前在《厦门晚报》曾看到:有一只猪一口气生了28只猪,当时他还去拜访这只英雄母猪。

物神 玻璃钢着色2008
然而,猪太懒又安于享乐了,长得快死得也快。这很像当时中国人的生存面貌,只重视物质的疯狂攥取,陈文令通过滑稽的猪生动地把这种生存危机暗喻出来。
我们都不爱听道理,我们都爱听故事。除了表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陈文令也在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悬案》一如既往很有画面感,这更像一部悬疑大片,厮杀过后,满地是血,鳄鱼、鲨鱼、河马全都肚皮朝上,最后那个渔夫活下来了吗?这里面,陈文令想表达的是一个宽恕的命题。

悬案 综合材料2010
《悬案》作品的原型是他和女友(现在妻子)在鼓浪屿遭遇歹徒抢劫,这是一起位列当年厦门十大案件之一的凶杀案,彼时陈文令被砍20多刀,侥幸捡回一条命。他很仇恨,然而这就像一个管子连接着你和你仇恨的人,你越仇恨,他的负能量就会一直往你这边跑。只有宽恕才是切断这根管子的最佳利器。通过这件相杀相爱、纠结循环的作品,陈文令说:“放下,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
如果说陈文令早期的作品带有明显个人印记及地域性在里头,那么定居北京的十几年里的作品如“紧急出口”“异度风景”“共同体”等等的系列则是抹除了这种印记,走向了国际化,这时候个人色彩淡化了,而留给观者参与创建故事的想象力空间变大了。

共同体NO.3 131x96x1375px 2014
在“共同体”这组作品里,他一如既往地通过艺术反映当下人的生存面貌,这一次是走到互联网端口。经济一体化及互联网空前发展,使得地球变成一个村庄,国与国的差异在逐步弱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互相浸染,呈现趋于一致的趋势。基于这样一种时代背景,“共同体”系列作品出现了,这一组作品形式架构灵感于赵州桥,他自述:《共同体》是一座桥,一座不可思议的桥,一座审美的桥,一座精神性的桥。

共同体NO.1 242x442x3450px 2014 (2)
这个桥梁式的文明“共同体”隐含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多维元素,它们互相承载、互相依存、互相共生、互相碰撞、相互融合、相互纠结而又相互抵制的关系;同时也暗含某种脆弱和危险,但又必须置身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离不开谁的语境。它是一种古今中外大融合的人文景观,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全球化现实和人文现状。
陈文令说,“小红人”相对本土,那时候多半在闽南、国内跑,看的东西还不是很多。这些年,跑了很多国家,看了很多展览,对当代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代艺术作品应该要强调一种艺术的国际化语言,强调一种艺术最大化的共享性、共通性和普适性。
二、每一寸光阴皆艺术
看陈文令作品,你会惊叹于一个人怎么可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艺术家一生能创造出一种可被人一眼识别的符号并坚持走下去已然了不得,可观照陈文令作品,小红孩、幸福猪乃至最近的“共同桥”,可以表现他个人的符号太多,他是如何做到灵感如此源源不断呢?

相较他作品的时常出新,生活中他和中国大多数男子并无二样。陈文令说生活中自己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传统型男子,鼓浪屿传奇故事,成全了他和当时准备分手的女友(现在妻子)结为伉俪并育有二女一儿。
现在生活中,他不抽烟,也难得喝一次酒,最享受的时光是朋友聊聊天还有旅游。除了标志性的中长发,你再难找到一般人眼中的艺术家形象——为了灵感甚至不惜吸大麻,花边新闻不断,可陈文令是如何保持如此旺盛的灵感呢?
采访中,猫厦问过他,他坦言这个没法回答,很抽象,这跟一个人的修养、阅历、生命力等种种生活方式都有关系,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然而,猫厦透过他日均一条的朋友圈还是寻找了些许端倪。
这是饭后和女儿玩的小游戏。
餐后利用剩菜剩饭摆出来的。



书房酒杯投影像一个时尚修行女孩!
有点生活小乐趣


在陈文令的眼里,生活处处皆艺术。我们常习以为常的风景透过他的捕捉就成了一件件我们惊叹的艺术品。他并没有刻意创造,艺术本来就存在。
艺术是有钱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吗?
海边捡回的树杈零成本,随手一刻谁说不艺术?


艺术家难实现吗?
这件“重生”好玩小品,既没有任何的雕也没有任何的塑。


艺术只是陶冶情操的无用品吗?
他等着实现海边章鱼酒吧建筑实现的一天呢!


庾澄庆在《命中注定》里唱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孩,特别与纯真靠近。猫厦暗自揣想,大约是陈文令心中住着一个好奇心的大男孩,是这样一种纯真让他永葆灵感吧?
三、每一份苦难皆财富
两年前,是在厦门国际时尚节上,猫厦第一次见到陈文令。那时候在猫厦看来,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知名艺术家,高大多金又风趣。年少时,该是有很多女孩追吧?
趁这次采访时机,猫厦抛出了当年的疑惑。然而,陈文令却说,当时整个90年代,厦门是个非常商业化的城市,人们忙着搞经济建设,艺术是处于极边缘的地位,当年的自己就像“小红人”一样,穷困瘦弱渺小,根本不是人们热衷谈论的对象,女孩子追求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风景NO.1 480x665x313cm 不锈钢 2007
他说那时候的自己就是个流浪汉,没钱没名没朋友没应酬,成天除了读书就是做艺术,做出来的作品常常一板车一板车地倒掉,因为实在没有地方放。更心酸的是,因为没钱,他时常顺手拣来从树上掉下、没有人要的栗子剥皮煮粥喝。
彼时有几个邻居,一个是考学不成疯掉的,一个是赌博输大钱疯掉的,一个是从因儿子从树上掉下不幸身亡疯掉的,“三个疯子凑在一起闲聊眼中的我竟然是‘这个小陈估计疯了,整天不上班,在树底下不知道干什么,成天捡栗子’,一个正常人在三个疯子眼里竟然成了疯子”。

混杂的风景 274x215x120cm 综合材料 2007
陈文令常自我安慰,虽然看起来和疯子几无差别,但最起码是我不用吃药,并且还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人。就是这样经历6、7年的低谷期,现在回想起,陈文令很感谢那段无用的艰难岁月,在他看来,这是必经的成长过程,就像西红柿,该青涩就青涩,不必去羡慕别人的红,否则会折损福报。“大器晚成”要胜过“成名要趁早”。

英勇奋斗No11 750x480x210cm 2006
对于现今在厦门苦苦追求艺术的年轻人,陈文令也寄语,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很发达的时代,哪里都可以看到好的资讯,哪里都能看到心动的作品,厦门这个地方相较北京,艺术氛围虽没有那么浓,但是个适合创作的地方,很安静,空气又好。“年轻的艺术家可以在厦门好好磨刀,好好做功课,把刀磨好了,总能等到砍到柴的一天,不要着急”。

城市公牛305x258x406cm 不锈钢 2012
爱讲故事,诙谐打趣的背后是深刻的人生感悟;热爱生活,细碎俯拾的日常皆是灵感来源;面对苦难,从不自怨自艾,那不过是生命的必然阶段。这就是陈文令,与其说他是艺术家,毋宁说他是生活家。
正如他所言,对待任何人、事、物,最重要是一颗真心。你真心爱艺术,哪怕才一天,艺术也可能会爱上你。只要具备这份热爱,人人都有希望,所不同的只是成就大小。

你看到未必是真实的 玻璃钢着色 1100x600x500cm 2009
采访手记
采访之前得知陈先生一下午都在接见外国友人,是在百忙之中接受猫厦的电话专访,而专访过程中几次信号不佳电话中断,即便如此,先生却还是对猫厦的提问予以耐心地解答,其敬业精神令猫厦动容。隔着电话交谈,虽远在天涯,却近在咫尺,透过其对作品的解读,猫厦感受到的是当代艺术的重量。
近几年,当代艺术俨然成了一种时髦,所有画种和艺术样式都要在自己的领域冠以“当代”二字,而陈文令通过他的作品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当代艺术。他说以写实框架为审美的古典艺术是经常让你动眼睛却不一定动脑筋,而当代艺术是要让你脑子也要跟着动起来,真实面对自己当下的生存体验和感受,以及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当代艺术的首要态度。而这也是他长久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

更多陈文令详情看这里哦~
1969年生于中国福建泉州
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现居中国北京,当代艺术家。
重要个展:
2014 “共同体”——陈文令新作展 表美仙画廊 首尔 韩国
2012 “异度风景”——陈文令新作展 品画廊 北京
2012 “中国风景”--- 陈文令个展 金沙滨海会议展览中心 新加坡
2011“对号入坐”—陈文令个人展览 安姿当代空间 香港
2010 “悬案”——陈文令新作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09 “紧急出口”——陈文令新作展 卓越艺术空间 北京
2007 “蜕变”——陈文令个展? 井画廊 东京 日本 ??
2006 “幸福生活”——陈文令个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
2002 “红色记忆”——陈文令雕塑展示行动? 珍珠湾海滩 厦门?
重要群展:
2015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 蒙斯市 比利时
2015 “China8”—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 鲁尔区 德国
2015 第十一届澳大利亚海岸国际雕塑展 科特索海滩 澳大利亚
2015 “欢乐春节· 艺术中国汇”公共艺术大展 林肯中心 纽约 美国
2015 第六届莫斯科双年展 穆斯科 俄罗斯
2014 “再雕塑”—2014三官殿1号艺术展 湖北 中国
2014 中国闽籍当代艺术展 吉隆坡 马来西亚
2014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台北 中国台湾
2014“有於上行於下”中日韩新水墨作品展 艺穗会 中国香港
2014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首尔 韩国
2014 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专题展览“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
2013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 威尼斯 意大利
2013 “交互视象”—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台湾国立美术馆
2013 丹麦海岸国际雕塑展 奥胡斯海岸 丹麦
2013 中国当代艺术新气象 捷克共和国国家城堡美术馆展 捷克
2013 邦迪国际海岸雕塑展 悉尼 澳大利亚
2013 “形态与意识”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第一回展 今日美术馆 中国
2013 第三届登陆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主题展 金沙会展中心
2012 “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 卡塞尔 德国
2011 第七届澳洲国际海岸雕塑展 佩斯 澳大利亚
2010 “生存的进化”——釜山双年展 釜山文化中心 釜山 韩国
2010 “The TAO of Now”白兔美术馆 悉尼 澳大利亚
2009 “对话芝加哥”——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 芝加哥 美国
2008 第三届塞维利亚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CAAC ? 西班牙
2008 “消费”——釜山双年展?釜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釜山? 韩国
2007 “聚热”——今日亚洲?休斯敦美术馆 休斯敦? 美国
2006 “超设计”——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曾获奖项
1.2015年获中澳艺术大使荣誉称号
2.获2012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雕塑家前三甲
3.获2011年丹麦奥胡斯市国际雕塑展最受欢迎大奖
4.获2011年澳大利亚佩斯国际海岸雕塑展公共艺术大奖
5.获2010年“报喜鸟”空间艺术大奖
6.2010 年入选“艺术财经”杂志, 中国百名权力人物榜
7.获2008年杂志“当代艺术”,五四青年艺术杰出贡献奖
8.获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9.获2003年北京双年展中国雕塑特展,红色记忆获最受欢迎作品奖
公共收藏
中国美术馆 北京今日美术馆
韩国国立美术馆 韩国首尔市美术馆
首尔斗山美术馆 美国休斯顿美术馆
美国丹佛美术馆 丹麦Arox 美术馆
悉尼白兔美术馆 澳大利亚墨尔本雕塑美术馆
广东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福建省博物馆
湖北美术馆 厦门集美大学
惠州市当代雕塑公园 大同"中国当代雕塑馆”
西澳洲州立美术馆 中华慈善博物馆
银川当代美术馆 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
台中雕塑公园 武汉合美术馆
侨福芳草地大厦艺术中心四川美术学院
厦门南湖公园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