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包德静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包德静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包德静

日期:2015-06-04 17:02:48 来源:卓克艺术网

名家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包德静

 

 

  包德静(半禅):黄山人,幼从新安画派老画师洪震先生习画,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系。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黄山市美协副秘书长、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员、黄山市书画院画家、黄山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安徽省黄宾虹画院黄山分院特聘画家。出版有《水墨心象.包德静山水作品集》、《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包德静》

白岳寻幽 

 

问道齐云

2008年,“钱塘弄潮”中国美术学院山水本科研修班作品展。(杭州)
2008年,“话说黄山”书画作品展“黄宾虹艺术奖”(黄山)
2009年,“皖山徽水”安徽省书画家系列组画创作,作品《黄海晴云》被安徽省文史馆收藏。(合肥)
2009年, 安徽省美术作品展。(合肥)
2009年,“盛世风采”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民革中央画院安徽书画作品展。(合肥)
2010年,中国画名家扇面邀请展。(合肥)
2010年,“纪念渐江诞辰400周年暨安徽省美协成立50周年”作品展。(黄山)
2011年,“水墨心象——包德静、聂松中国山水画作品展”。(河南海天艺术馆)
2011年,“水墨徽州——包德静山水画作品展”。(天津南开大学)
2011年,“松风静思——包德静聂松山水画展”(天津逸梵艺术中心)

  艺术家简介:包德静,安徽黄山人,职业画家,号破袈裟、半禅。曾就读于中国美院山 水画专业,擅长山水,工佛像。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黄山市美协副秘书长、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书画大赛并获奖,作品深受海内外收藏家喜爱。

记忆 .碎片系列之一

 

记忆.碎片之二 

  导语:在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有一片灿烂悠久保持完整的文化区域,这就是徽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留下一句千古绝唱“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段颇有争议的诗句成了徽州历史文化悠久的佐证,这里盛产徽墨歙砚,孕育了程朱理学、四大徽班、徽派盆景等文化现象,这里更是生成了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新安画派,产生了詹景凤,丁云鹏、渐江、査士标、程穆倩、黄宾虹,汪采白等一群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大师。包德静先生就是当代新安画派的一位杰出青年画家。
  “水墨徽州——包德静山水画展”近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此次展览以“水墨徽州”为主题,展出的作品多是包先生对徽州山川风物的表现,风格细腻,情感质朴,使观者能在领略作者深厚笔墨功夫的同时,更能产生对徽州的记忆与向往。在展览的现场我们有幸采访到这位著名的新安派画家。

 

记忆.碎片之五 

 记忆.碎片之六 

  包德静先生,生于徽州。自幼学习国画,17岁正式拜新安画派老画师洪震先生为师,开始对国画的系统性学习和研究,并且开始大量的写生。说到对国画的喜爱,包德静先生认为这得益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徽州是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美的新安山水成了包先生记忆中最美的家园。包先生自称从小在“画中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日将自己浸润在诗意山水间的包先生愈发地感受到“自然是画者最好的老师”。更深切滴体会到渐江大师呼出的“感言天地是我师!”的生命意义。他整日背着画具行走在故乡的山水之间,不畏酷暑,不惧严寒,兴致来了,泡上一壶好茶便开始在山水间“传移模写”。自然给他的感动让他笔耕不辍,一幅又一幅“新安大好山水”就在包先生与自然的观照和对话中悄然诞生了。

 

记忆.碎片之七 

  徽州号称“东南小邹鲁”,今天“徽州”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这片相对封闭的土地上自古文化教育发达,儒家理学对徽州影响深远。“新安多名士”,“十户之村不废耕读”都是对徽州文化气息浓厚的真实写照。书礼传家自古就是徽州人的传统,他们认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包先生对传统文化保持了最质朴的情感。他崇古,尚古,对古文化研习和了解颇深。他认为文化积淀是画境的基础,不论是老庄简单、朴实的思想,还是儒家“文化担当”的诉求,抑或禅学的超然出世,只有将这些文化吸收,融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人“乐山乐水”,“与世隔绝”,“虚怀如谷”,追求内心自省的精神。包先生坚信“心境就是画境”,只有保持了心灵的干净、纯粹,才能保证画面的纯净和自然。所以他经常要回乡下住一段时间,养养花,种种草,给自己的心灵留一份空间,让身心更多的亲近自然。而这一点,正是现代人所欠缺的。最为可贵的是,虽然对超然于世的自然保持着最质朴的情感和最执着的追求,但是包先生并没有与现实脱离。他关心社会现状,关注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并身体力行地想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心尽力。近年来,包先生发现徽州原生态的古建筑正在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这无时不刻不在触痛包先生的内心,但他除了大声疾呼以外,就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对徽州的印象。那种宏大而完整,特色鲜明而又能融于自然山水,样式千变万化又能高度统一,种类丰富多样又能自成体系,工艺精湛华美而总体又朴素清新的徽派建筑,被包先生用画笔一一记录下来。包先生称自己是个“忧患意识主义者”,但是面对传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进程的对抗,他又深感自己力不从心,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生命丈量徽州的每一寸土地”,营建一个唯美的精神家园,而徽州记忆永远是他编织的一个梦。

  环球邮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