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十年中国的变化今非昔比,人们精神面貌也相应有所不同,在从国内外整体性对中国发展态势乐观的思考中,作为艺术一个类别的中国画(现在大多称之为水墨画)乃至整个艺术界的作为又如何?见智见仁会有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我想以一个画家的观察眼光,来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自“中国画穷途末路”这一论定式口号提出后,一个连傻子都懂的道理是中国画不会消失更不会灭亡。但是三十年过去了,这一画种是向前走了,还是生态环境更差,向后退了?我的看法无疑是后者。
何以见得?三十年前,艺术市场几乎还没有兴起,画坛比现在还稍多几分艺术上的质朴与追求。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不是说艺术市场的好与坏,因艺术市场的形成本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是艺术市场对艺术的发展利弊各有,当下未完全达至成熟期及体制等诸多原因,弊端远远大于利好。
传统国画可以说是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其内在精神与艺术形式的探索之路,早就被古人走绝了。尽管今天偶能如捡漏般见到极少有点新意之作,但到处触目可及的传统山水、花鸟等,基本上都是对古人的临摹与拷贝。从古至今传统中国画客观发展的流程景观是三大阶段:爬山阶段、山顶阶段、下山阶段。而今天连下到山脚都沾不上了,只能是山脚下的平地。相比较书法更是如此,现在基本上是技术含量主导,吃着古人遗产的残羹剩饭。客观看传统书画,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保留与传承的一份古老的文化遗产,本质上当代传统书画早已游离于艺术创造的本体,但是其普及性热潮并未伤害到国家利益,相反倒是养活了一大批人,加上补壁之需,这些也许就是未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今天到处铺天盖地海量般高、中、低档次的传统书画“行货”市场。
而在建国后形成的所谓主流性中国画坛,中国版的现实主义,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曾显示出强悍的一家之言之霸气,但是随着艺术为政治服务宗旨意识的淡薄与消解,一大批体制内的包括一些官方画家,难以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意识形态与市场化的双重牵制下,一种集体意识钳制的功利性与世俗经验为主的审美导向,形成了一种套路化创作模式,割舍了当下鲜活的个性与自由的审美体验,走进艺术成为技术、不断自我重复与整体循环性重复的一统天下。中国画是这样,其它画种也不例外,这也是当下主流绘画无法排解的困惑之所在。客观说其语境显然早已不适应这个讯息如潮的国际艺术的信息时代,但是无奈,思维惯性、精神惰性的改观谈何容易,加上适应民众视觉认知的顺畅,只能顺势而行。
还有一件颇多中国特色的事,就是近十余年来各类所谓“名家”、“教授”等名目繁多的“研究班”、“学习班”、“进修班”等,包括基层更多的“考前班”,如雨后春笋般散落在各大中城市,北京尤甚。从上到下,从名家到普通画画人,都打着“弘扬传统艺术、培养人材”等幌子,实质上潜藏着“造影响、扩地盘、进财源”等形形色色多种多样非艺术目的,从而造就了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如果为生存还是可以理解,而真正的艺术家不完全是教出来的,那么多美术院校一年毕业的人材早已“供大于求”,当然,艺术教育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形成如此热闹的场面,你敢说今天的画坛不繁荣吗?
从架上艺术到架下装置、行为等,从当代艺术的发展看,唯有多元化的前沿性艺术,才能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从而保持一种艺术上探索的朝气与创新的激情,这也是振兴中国艺术的重要先锋力量。但是时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并不乐观,如人们所说,当代艺术中潜存着大量的垃圾,细想一下,其实各个层面都是这样,前面所谈的民俗圈子包括官方画铺中垃圾作品不是也很多吗?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大垃圾桶!垃圾并不可怕,当下关键的是艺术界应有的精神导向是否出了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一个更大的艺术创造的自由空间?象威尼斯双年展中暴露出来我们的艺术家急切功利心态,就是一个有趣的案例。一旦镀金、炒作、作品增值成为艺术家们不择手段的追求,也就意味着当代某种艺术精神的衰微。这就引起人们对于已有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体制的探询与质疑:是否当下铜臭世界的侵染,学术的纯粹性已成笑谈,似乎人世间一切都在面向市场与金钱悄无声息的转型。无疑,令人遗憾的是威双大展,也正逐步丧失其在人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与权威性。
当代艺术,不论东方西方,今天都面对一个不同于以往时空语境的大背景,因而非东即西二元对立已属昨日黄花,自设屏障划地为牢也是一种不智行为,当代艺术显示出的是更加自由与多元的超越精神。近日由批评家引发的“伪现代”、“伪抽象”等文章观点,招至一些画者的不平,认为将西方话语权下的经典个案无限放大,拜倒其下并封为圭臬与桎梏而不可逾越,从而对当代多样化艺术的自由与创造力的发挥进行无端干预与自我屏蔽,其实批评家的问题也是属于艺术界的问题,画家这种愤懑心情可以理解。处于掘起与转型期的中国,不独是艺术,各行各业都会不同程度产生一种趋利化的浮躁与弊端,这在西方历史上并不少见,所谓投机与骗子,全世界都有都一个样,过分利益化时代尤甚,但毕竟是极少者,大多艺术家,多少年的艰辛付出那么多辛苦,也不会因为几篇不着边际的文论而偃旗息鼓,否则那倒真是言中了。人人都有话语权,正如人们常引用的那句话: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因为任何追求一统或趋同都是窒息当代艺术死亡之土壤。只是话理偏颇措词过于伤人,无意中也暴露了批评者内心的无端戾气。
未来不可知,英国科学家史蒂芬. 霍金近日预言人类将活不过下一个千年,核武器惊人的储存,很难保证数百年间会不会出现至高权力操控的魔鬼,那时人类就会自己玩完自己,这一点连平常人也会想到。其实不必惊恐,正常的一代人死去,不等于地球毁灭一次吗?其实甚至不会到两百年,人类就会有能力向其它星球“逃窜”。我可能是一位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所以想想今天艺术上这点事还能算事吗?至时那些阔老们今天不可思议地用几个亿买下的几块布几张纸,又该如何处理?再大的名人都是人名,荒唐的人类一切都是心造!为此,今天画坛的迷惘与艺术界的急功近利也是一种正常,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以一种平衡的心态与长远的眼光来面对。该成名时顺手牵羊,最好不要满山找羊;该得利时取之有道,最好不要发横财。今天可以说还是一个好时代,喜欢艺术就去努力吧!养活自己,内心存有良知愉快的生活才是重要!
杭法基 2015年5月初于宋庄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