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版“言”心声

以版“言”心声

以版“言”心声

日期:2015-05-22 11:02:23 来源:崇真艺术网

名家 >以版“言”心声

 

  


《等大LR之二--2》 绝版套色木刻 88cmX81cm 2011年

 

    绘画是艺术家情感的真实表达,对于某些艺术家来说,绘画创作本身可能并无其他指向性企图,只是以一颗纯粹于情感和画面的心完成一幅幅作品,陈顺龙正是如此,他以自身情感与人性化版画语言,专注于画面独立性的探究中,沉浸在琢版叠色的愉悦心境里。交错而饱含韵律的线条、夸张而具有象征意味的形体、简洁而充满视觉层次的色彩,陈顺龙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版画的独特魅力。
  +++过程是享受
  陈顺龙自幼研习书法,擅长隶书和颜体楷书,并在各类书法大赛上屡有斩获。书法讲究轻重变化、用笔用势,潜在地确定了他的艺术审美取向与作画倾向,并为日后的版画创作积累了取之不竭的语言素材。而进入绘画大门,则始于一次偶然,一位画家在看过他的书法后自愿引导他进入绘画的殿堂,也开启了他的艺术旅程。

 


  《船》 木刻 23cmX20.5cm 2011年


  陈顺龙性情豪爽,直来直去,这也直接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在中学时,他的素描用线肯定而刚健,色调对比强烈,犹如木刻版画般的语言特征,当他发现这一点后,便有意识地去了解版画,接近版画,并最终选择版画作为大学本科时的专业,因为他觉得版画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艺术门类。直到现在,他的木版画作品刀法干脆而阳刚,爽快而直接,这便是他率真性情的体现。
  求学阶段,陈顺龙选择了丝网版画为主要表现手段,只是因为其制作过程吸引了他,因为丝网版画灵活、直接等特征也让他在创作时更多地尝试了一些手绘、即兴的绘画语言,让画面呈现更多灵动、偶然的效果。研究生阶段,陈顺龙选择了木刻版画,并创作至今,师从著名版画家张广慧,浸淫在当代大师德·库宁、达利等人的作品中,他尝试着另一种表现手法的新突破,而结果也是令他惊喜和欣慰的,在刀与木板的碰撞中,在大刀阔斧般的畅快淋漓中,他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与愉悦,这也极大地消解着版画制作的枯躁与单调,让创作本身充满情趣。“刻版的过程让我感受到兴奋,揭开画面的一刻更让我兴奋,我享受这一过程。”

 


  《班次 仓容 爱美的--3》 木刻 90×90cm 2014年

 

     +++专注于版痕
  “版画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痕迹的过程,我把这些痕迹组织成画面。”对于创作,陈顺龙有着单纯的创作观,专注于画面,专注于刀与版的痕迹,专注于那一个个变幻莫测的痕迹,他想在自己艺术生涯的某个阶段尽可能纯粹,在某一方面的探究足够透彻,正如他所信奉的艺术信条——最简单即最好。
  虽然近年来陈顺龙专注于木版画创作,但他试图在单一的版种中体现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将黑白木刻、绝版、套版等技术相结合,以圆刀、角刀、排刀等相互作用,形成丰富而有层次的版痕。同时,在版画语言上,他注重与手绘的结合,通常他会直接以各种画笔在木刻板上起稿,之后以刀代笔,直接在初稿上完成刻版,极大地保留手绘的即兴与灵动。将手绘感觉直接转换成木刻语言,这一过程无疑是理性而艰辛的。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陈顺龙的技法日臻完美,创作也更轻松自如,于是,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那些交错自如的网格,张弛有度的线段。

 


  《女人体--3》 木刻 38cmX25cm 2010年


  不同于当代叙事性创作或宏大的主题性创作,陈顺龙的选材大多是身边平凡、不起眼的人:或模特,或同学,或感兴趣的对象,陈顺龙在创作时最关心的是对象给他的内心感受与视觉、情感的联想,这些综合产生了创作情感,他将这些情感真实地反映于画面上。于是,情绪主导画面,画面中所有的点线面及组织均配合情绪的延展,形成独立自我的视觉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陈顺龙与素材对象的关系不具备对照性,对象只是他个人情绪的一个载体、一个基点,从此出发、蔓延,生发、产生不同的创作体验;但另一方面,现实于陈顺龙的作用又转化成各种情绪,或影响他对于对象的感受和评判,于是画面在无意识间也具有了现实指向性,并给观者以画面之外的思考。
  虽然作品以人为主体,也让观者产生现实联想,但陈顺龙却无意探讨现实,让作品承载主观态度与评判,一切均出自情感,又回归于情感。
  +++写生为本
  陈顺龙的创作大多以写生为蓝本,许多作品都以写生的原型作为参照,甚至写生已成为他创作的一部分。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生,陈顺龙的写生更多地是写情绪、写感受,他的人物写生一般极尽夸张与自由,在与观照物外形的偏离中捕捉呈现浓厚的主观情绪,在那些外形松散、变形的人物面孔和躯体中,运用不同的绘画符号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视觉感受,那些具有装饰趣味的处理方式和画面符号,无不充满情感,并能打动观者,让人产生超脱于画面主体的现实思考。

 


  《相--2》 手绘水墨15X15cm 2012年


  纵观陈顺龙的创作体系,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回归自我的过程,从早期略带青涩的绘画元素尝试与实验,到后来的多种语言组合、探索,再到如今的忠于自我所喜爱的形式语言,他的创作日益成熟。
  陈顺龙最早的创作以独特的视觉截取人体的局部,以短促有力的线条与简洁的用色表现一个个抽象化的画面;之后的《混》、《沌》、《泳》等作品以更丰富的刀法语言,更密集的元素叠加表现一个个面孔;延续这一方向,《女人体》系列让情绪化语言更加丰富,运用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在画面上有意造成一些运动痕迹、莫名因素,在夸张变形的人体外形中形成线条与块面之间的疏密、粗细、长短、轻重的对比,产生极为丰富的视觉层次,在单纯的色系中更外露地表达情绪;2011年的《等大LR》系列标志着陈顺龙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让他对未来的创作之路有了明晰的定位,相比之前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在人物外形上更趋抽象意味,人物在画面中成为朦胧的意象,而在用刀、用线方面则更加娴熟自如,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与色块让画面产生蕴含情感的动势;最新作品《众生相》几乎预示着陈顺龙今后的方向,平面化的京剧脸谱叠加在人物的意向之上,产生视觉对比与冲突,并产生与外形相关的外延联想。

 


  《回--1》 木刻90X90cm 2010年


  陈顺龙说他今后会尝试更多手法与版种的结合,如以丝网版水印结合木刻套色的手法、玻璃制版的一次性版画等,让画面充满更丰富的视觉元素,也让他的绘画语言更加具有独一性。他说:“我要做有感情的作品,它是我最直接的表达,作品能让观者产生情绪,为之触动。”

 


  《歸--1》 局部 浮雕184×122×10cm 2013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