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胡京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胡京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胡京

日期:2015-05-21 09:40:02 来源:卓克艺术网

名家 >卓克今日推荐艺术家—胡京

  胡京个人资料

 

 

  简介:
  胡京,字清旭,号半山、半山居士、又号愚堂。壬寅年生于北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李骆公、蒋振立、王立民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现生活居住在北京。
  参展活动:
  广东艺术博览会(2010广州)
  “艺术广东”博览会(2011广州)
  广西首届当代艺术展(2012南宁)
  南方风景十年回顾展(2012北京)
  第八届国际橡道艺术展 (2012北京)
  北京油画学会2012展
  中国与世界一交叉影响(美国雷森明画廊2012北京)

    纸上的力量(2013柳州)
  亚洲当代艺术展(2013香港)
  半山居士——胡京新作展(2013北京798)
  第十回中韩艺术展(2013韩国)
  别致——七人画展(2014柳州)
  艺术的36°5(2014北京宋庄)
  亚洲春季O2O年艺术家巡回展(2015年.北京)

 

 

 

  浅析胡京的绘画:
  胡京是一位很难以既有的评价体系去评价的画家。当你撇开中国文化去品评他的作品时,你会茫然不知所措;可当你将他的作品置入中国文化的脉络里,却又找不到儒释道的脉动。于是,我曾试图抛开文化族谱,尝试从绘画艺术的本体价值去体会胡京的创作意图,却又屡屡被隐匿于其作品中的文化承载所牵引。一种充满诱惑的矛盾,从此,在我脑海里弥漫。对胡京的关注,以及对他的作品的研究,也从这时起,引申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绘画、文字、符号,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血缘?

 

 

  胡京很早就练书法、习篆刻,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至深的,当说是文字。直到他转入绘画,那些关于文字结构和释义的思维习惯,以及信手拈来的刻符,仍如影相随。以致他早期的绘画作品,顽固地残存着书法和篆刻的影子,难以消解,甚至成为风格。可胡京从来没有认可自己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哪怕这些作品曾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并给他带来不小的财富。他竭力排遣作品中寄生于既存的艺术样式而形成的风格,摒弃一直被视为褒奖的“博采众长”所夹带的迂腐、中庸和艺术惰性,力图从绘画的源头出发重新思考绘画。进而毅然决然,将此前十余年所积累的400多件画作,付之一炬。这不是作秀,他确实在否定自己。而这样的自我否定本身,其实是一种沉淀,也是一种登高的希冀。当胡京否定了他之前的作品时,他对绘画的思考早已站在了另一个高点。追索文字和绘画的起源,本是史家借考古成果所谋之事,与画家并没有根本的关系。但胡京却乐于从考古以外的视角,以个人的臆想,去张罗文字和绘画之前,人类生存的状态,由此推测出一种文字和绘画的起源假想,并深信这样的假想。此假想可摘要简述如下:在文字和绘画之前,人类以发声、手势和各种不同的符号进行交流。其后,为明确其含义,这些发声、手势和符号渐渐从约定俗成开始被规范起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对那些用于交流的符号进行了不同的规范,而形成的两类产物。

 

 

 

  基于这一假想,胡京将视点停留在文字和绘画之前的,未受规范的符号之上。设想着,当这些符号不受任何规范,而仅受控于当代人的心灵驱使时,将会有怎样的一种形式呈现?这听起来多少有点尼采唯意志论哲学的痕迹,但较之唯意志论,胡京的假想显然偏重于理性,尽管这种理性同样带有浓重的唯心色彩。更大的差别在于,唯意志论强调的是本能的冲动,而胡京的假想则着眼于理性地放弃。“未受规范的符号”尽管是一种假想,但却能启迪人们放弃陈规、教条、规范、教化,去寻找从未受过污染的,绘画语言最初始的形态。至于这样的放弃,会给当代人带来怎样的心灵干预,则有必要通过胡京自我否定之后重新创作的作品,去探讨其能指和所指,才可能得知。如果把被胡京烧掉的那些作品称为第一阶段的作品,那么,我们将要探讨的,就是胡京第二阶段的作品。此阶段,胡京不再把绘画看成画家个人可以完成的事,认定一件完整的绘画作品必须由画家、作品和观者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画家可以独此一人,作品也是独此一件,而观者,则可以无数。为此,他选择放弃。放弃绘画学理上的陈规教条,放弃无关艺术的沉重承载,放弃因教化产生的视觉经验,放弃一切对未受规范的符号先入为主的定义。让绘画语言以其原始形态接受画家心灵的引领,去感染另一个心灵——观者的心灵。于是我们看到他第二阶段的作品,再没有规园矩方的武断,也没了可分门别类的风格面貌,甚至没有了可借经验识别的形。取而代之的,是由心而生的假想符,以及超然物外的异象。其实,这是潜意识中一种超理性的领悟,甚至是出自理性而又有如神启的高瞻远瞩:画家对画中由心而生的经验以外的形,主观赋予含义,却不希望是最终的结果,更希望,甚或必须,把最终结果留给观者,以形启象,由不同的观者自生各自不同的象。放弃是一种虚空。虚空不是无,而是有,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如同海纳百川的更大的有。

 

 

  如果借用索绪尔论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提出的一对概念(能指和所指)来解释。那么,画家做出上述放弃,就是在制造能指;而每一个观者在观赏时自生各自不同的象,则是在制造所指。能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赋予无限且任意的所指。显然,这个条件,就是在放弃后不可缺少超然物外的异象。胡京似乎天生就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是我欣赏胡京的理由所在。他从来就不曾对业已存在的艺术范式产生兴趣,包括观念、意识、形式、技术,等等,甚至包括自我重复。他将第一阶段的400多件作品付之一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第二阶段的作品,力求每件有异。包括造型、构图在内的所有的形式,既在经验之外,又在心灵之中;包括情感、寓意、情绪、关切等等在内的所有的诉求,既有主观融入,又不限制观者的创造性接受。

 

 

  他是在响应一个由心灵驱使却依然受控于理性的感性过程,他用理性派遣理性,为的就是营造超然物外的异象,制造可赋予任意所指的能指。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文/禹至

     胡京的魔术
  胡京的抽象彩墨作品像一个魔术师为我们展开的一个相对陌生的场景。在胡京的作品中,看起来像是一些费解的符号结构和恣意横溢的水墨的堆砌,难以窥见作品的真相和内奥。但如果我们用心细看的话,就会逐渐发现一个隐藏着的世界,一个充满了东方的符号和西方的激情的世界。
  胡京原来是个篆刻家,早年得中国当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李骆公先生青睐,收为关门弟子。后又拜油画家蒋振立、王立民为师,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底子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迷恋,这是他作品之所以成功的秘密之一。
  胡京使用具有符号性的语言,这个语言系统包括书法的线条和结构、篆刻的刀法和金石味、水墨的表现力以及西方现代抽象图式。胡京在这方面的数十年修为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他在画中尝试一种象征文字般的东西,某种具有神秘和虚幻的解释,一些明确的符号,从而制造出迷宫一般的视觉效果。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其中有崭新含义的笔法。胡京的作品中有着由组合、排比、对立、摇摆和决裂组成的线、墨迹、色块以及符号所形成的韵律,还有与这种作品相适应、并赋予它激情的颜色,蓝色的光芒、灰色的低调、黑色的聚散、黄色的喷洒、红色的燃烧……画家让颜色在他的作品中产生空间和振响,并成为其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胡京试图通过这些变幻无穷的图形,把生命的永恒展示在画面上。他关注的,是生命内部深处那些令人着迷的变化。所以他的作品犹如篆刻家治印,每个角落都精雕细刻,既气势磅礴而又秋蚕吐丝一般。画家与神秘相遇,并极力想抓住自然中最初的颤音,创造出一种诗意的图像。抽象的形状、重叠的积墨、有力的笔触、精细的点法、还有精心安排的色彩,构成了胡京艺术的特质。
  在我们在看腻了中国当下画坛上那些学院写实画风、仿古山水花鸟、商品行画之后,胡京的作品无疑是一股不大但纯净而清新的水源,它平静地流进我们今天狂热的画坛,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一个非具象、非言说、非现实的、但却流动着中国诗歌和西方哲学的艺术世界。这就是胡京的奥妙所在。


  ----苏旅辛卯年七月于南宁望园楼
  ----编辑:卓克王爽爽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