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长虹
1979年生于湖南湘阴,现居长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油画艺委会秘书长。
代表作品:
《透相系列》、《囚鸟系列》、《丑生系列》。
主要展览:
2015年 当量——湖南油画学会年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4年 第三届木鱼湖邀请展,湖南工程学院美术馆(湘潭)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北省美术馆(武汉)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湖南展区湖南省优秀美
术作品展,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14年 湖南油画邀请展,凤凰艺都美术馆(无锡)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3年 湖南油画精品展,虹桥当代美术馆(上海)
2013年 湖南省第一届油画人体艺术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2012年 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览,国子监油
画艺术馆(北京)
2011年 全国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1年 湘情闵意湖南-福建油画联展,中华儿女美术馆(厦门)
2011年“湖南油画作品提名展”,莞城美术馆(东莞)
2010年 湖南第六届油画展获“学术奖”,美庐美术馆(长沙)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湖北省美术馆(武汉)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湖南展区湖南省优秀美
术作品展银奖,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07年《透相——熊长虹艺术作品展》,香海画廊(上海)
2006年 回望与前瞻——湖南油画集和展,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汕头市美术馆(汕头)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湖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银奖,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03年 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
2003年“驷马杯”湖南省第五届油画展(长沙)
2003年 剩余者的挣扎——熊长虹艺术作品展(岳阳)
2002年 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长沙)
2001年 熊长虹油画作品展览(岳阳)

丑生系列NO.33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丑生系列NO.34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作画是贴近内心最大限度的自由表达
卓克:您从事油画艺术的创作,但不像传统的油画那样只依靠颜料的堆积,还不断在绘画材料与形式创新上进行艺术探索,使得您的作品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是什么吸引您进行这样的艺术探索的?
熊长虹:如果说在我的学习与创作过程中有什么在吸引我去探索的话,那就是“效果”。是一种强烈的要创造的欲望在指引我去学习,实验,探索,创作。创作中我从未觉得有哪次的作品就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画画的人”就是要用视觉效果自由言说。当词汇少了,组词造句受阻的时候,一定要拓展自己的视野,词汇和手段。我也经常用单一的油画颜料作画,但是发现不够,所以我会去追寻更多的可能。

丑生系列NO.35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丑生系列NO.36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卓克:您的《丑生系列》作品中,运用大面积的同色调构筑出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而画中的主人公在这种空间中却呈现出一种自由、兴奋、夸张的状态,看似矛盾的设置,您想表现的是怎样的艺术心境?
熊长虹:《丑生系列》是个人角度思考与积累的选择,应该说是有所指,有所隐喻的。往小里说丑生是一个角色,戏剧门类,往大里说,没有人能逃出这样一个概括,本人也难逃。太阳底下找阴影,对人物进行人性B面的分析。为了能透彻的剖析对象,所以构筑了一个单色、封闭,狭小的存在和发生的空间。空间与人物是有因果的联系的,但同时又是复杂而矛盾的,人性也是这样的复杂且矛盾的,这可能也是当下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状态。
丑生系列NO.58 60cmx60cm 2014
丑生系列NO.59 60cmx60cm 2014
卓克:艺术家似乎天生就会进行敏感的思考、追问、剖析,然后通过画布上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来,您创作的很多人物画,与其说形象不如说是虚化了肉体的灵魂形式的存在,在创作这类作品中,包含着您怎样的艺术体验和思考?
熊长虹:没错,我是一个敏感,爱追问,爱思考,喜欢剖析的画家,这样可能也会有健脑功效吧,画画不光是体力活。我的几个系列都与人有关,《透相》《丑生》《囚鸟》,严格说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矛盾,似乎没有人能脱离这种矛盾,生命结束都摆不脱的。我并不想假装没看见或忍着不感受,亦或麻木无知觉,这种矛盾的感受会单纯的种在人物形象上。因为敏感所以更有感知力,跟着感觉走,感知并且剖析真实的内心、自我、社会。

透相系列NO.80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透相系列NO.81 180cmx180cm 布面油彩 2014
卓克:油画作为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置身于湖南文化沃土中,油画艺术也在逐渐呈现出属于湖湘文化特点的多元面貌,作为湖南的代表艺术家,将湖湘文化精神传统自觉融入油画艺术创作之中,促进油画艺术有机地融入湖湘文化的创新与转换,您有何心得体验?
答: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那个地方都会有文化一说,如果说硬要有一个湖湘文化的说法,那也是长期以来各类,各行业湖南人所体现出来的特质共同融汇而成的,艺术家身上也会有所体现。湖南油画在现代化进程和走向当代的过程中,很多有代表性的油画家在不同阶段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这应该归结为艺术家的知识份子气质在起作用,是一种自觉。时代朝前走,也越来越多元,油画家作为一类敏感的人在社会作用下有所感知,艺术形式呈现多元面貌其实也是相互成就的过程。容得下新生事物,并虚怀接纳之,相互作用,类似于发动机原理,也是湖南油画的原动力。不论多新,多么相互作用但仍然能理性的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每个湖南油画家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要独自前往的远方。这可能就是我作为青年画家的体验吧!
卓克:艺术家在不同的时期他的创作方式和风格都会有所变化,那么在你的创作风格转变历程中,有怎样的心灵或是创作经历,使你的画风出现变化呢?
熊长虹:艺术家会有风格上的变化,主要出于目的与追寻,有出于好卖的目的也有出于艺术创造的欲望与不满足。我也有些变化,但主要出于后者,想最大限度的贴近自己的内心最大限度的自由表达。想画什么便去画什么,想怎样表达便怎样去画,尽量直截了当,拒绝不痛不痒。
卓克:油画艺术要发展不能缺少广大民众的参与和互动。因此,当代油画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进而拉近油画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熊长虹:油画艺术在整个社会构成中严格说还是小众的,当然对画家而言它可能生命,全部,也可能是手段。与影视明星,大事件相比就像一缕淡淡的烟,有也不奇,无也不怪,唯一有的是永存的作品。公众的内心需求远没到非油画不可的地步,所以画家认清自己是很可贵的。现在要进入公众视野的途径是很多的,也越来越多元,但是否真的进入公众视野就不好说了,大多是进入了艺术相关人群的视野。还有待于与艺术无关人士的内心需求,也就是公众自觉自发的想接触油画。出于这些,油画对于公众的普及与互动就显得很重要了。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