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人】张东晔:谈当代书画乱象 艺术家与市场倒挂

【艺术商人】张东晔:谈当代书画乱象 艺术家与市场倒挂

【艺术商人】张东晔:谈当代书画乱象 艺术家与市场倒挂

日期:2015-02-14 10:47:14 来源:雅昌艺术网

名家 >【艺术商人】张东晔:谈当代书画乱象 艺术家与市场倒挂

张东晔

  张东晔:山东淄博人,北京上和拍卖董事长。日前记者在北京结识了张先生。当时他正在辅导孩子临习启功的书法。张东晔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书画鉴赏行家。果然有山东人直爽诚恳、感情外露的性格,我们后面的谈话也显得随意和轻松。
  从非艺术到纯艺术的跨越
  张东晔告诉记者:“早年在重庆当兵,那儿有一个渝州宾馆,是重庆市的国宾馆。宾馆内的展厅挂满了艺术名家的字画,经常接触受到熏染,逐渐对艺术产生兴趣。退伍后被分配到山东铁路,当了列车长。那会儿经常会遇到来自北京、南京等地的艺术家乘火车去山东做活动。我在火车上给他们提供很多帮助,常来常往之后成了朋友。我经常去拜访他们,听他们讲书画的鉴赏和艺术家的轶事,掌握了些美术知识。慢慢地被这个行业所吸引,心里充满向往。正式进入这个行业是2005年,开始兼职做起书画经营。到了2007年就干脆辞职,专业经营书画。”


张东晔藏品 田黎明作品

  率直和大气,加之身边有内行的画家朋友,张东晔刚刚迈入艺术品之门起点就很高。2004年他买的第一张画便是田黎明的,花了6万元在当时并非小数。但他靠自己的艺术积累和独到的眼光,第一次投入便取得了巨大成功。
  张东晔在投身艺术品经营的同时,也潜心建立自己的藏品体系。从业十几年下来收藏了大量的高质量书画精品。虽然是从当代入手的,但具有一定实力的他把收藏方向逐渐转向收藏资本更大的近现代名家。他告诉记者:“任何一个收藏书画的人,你深入了解之后都会发现有那么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都从低门槛向纵深过度。以书画来说,如果我把当代研究透了,可能就会觉得不够劲儿,自然把视野投向近现代、明清以至宋元。”记者还了解到,张东晔不仅拥有大量当代艺术家作品,远古的青铜器他也有所涉猎。毕竟淄博是齐国的古都,生于斯长于斯,张东晔怎么能对那些伟大的器物无动于衷? 醉心于艺术将伴随他终身。


张东晔藏品

  从画廊到拍卖的挑战
  谈话间,常有人请张东晔帮忙鉴赏画作。经过多年的磨砺,他俨然是个行家了。据他回忆:“2007年的时候在淄博开设了两家画店。很简单,就是买进卖出。那时山东的当代书画市场异常活跃。在‘全民皆挂画’的情势下,画廊已然成为一项蒸蒸日上的巨大产业。一进入山东,从德州开始,这个氛围就显现无疑,济南更是一个大的书画集散地。青州是潍坊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常有玩笑说‘青州卖菜的都在买画!’中国人的羊群效应,山东体现得最明显,有几个领头的,后边便有扎堆的跟。淄博自古就有收藏风气,不仅仅有书画,从古籍善本到青铜器、玉器,甚至文玩杂项一应俱全。文物艺术品的交易从文革时期就有萌芽,如今淄博有四个艺术城,每个艺术城容纳约四五十家店面。经营传统书画的画廊粗略估计有三五百家。”
  张东晔最早在淄博的生意仅仅局限于当代传统艺术,因为他担心近现代作品存在的真伪问题会困扰自己。在他开画廊期间又巧遇了2008-09年金融危机而带来的艺术市场低迷期。“2007-09年这三年行情特别差,在画卖得不理想的时候反而收藏了很多好画。我们几个朋友合伙,买了一百张田黎明的画,日后证明我们的判断和眼光是对的。
  张东晔觉得,淄博的书画市场即使再好,也仅仅面对那400万人口,而北京则是面向全国,甚至将来可以面向世界。他早有“做文化必须去北京”的想法。经过几年的锻炼,完成原始的积累。2011年,他终于来到北京开创新的书画天地。张东晔正好赶上了艺术行情的巅峰期,他借机充实了自己的基础。
  不愿意固守成规的张东晔希望有更开阔的空间和具挑战性的经营模式。于是在2012年他加入了朋友的拍卖行,负责书画。但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最终决定离开。他一直寻找机会做自己的拍卖公司,终于在2013年重组了鼎州拍卖并将其更名为北京上和拍卖。
  张东晔坦称,经营画廊和做拍卖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画廊是个人行为,你要来买我的画,我保证你买的是真的就万事大吉。而拍卖行是公司行为,要处处注意公司形象。毕竟是一个中介机构,不仅要让买方高兴,也要让卖方多获得一些效益,这是非常矛盾的。要兼顾双方利益必须要做到的首先是保真、保精。为此,他一直追求获得一线名家的精品。
  上和虽然是一家新开设的拍卖行,但因张东晔多年经营书画,跟全国各地很多经营者、藏家都建立了非常好的联系,加上他们严把质量关,控制收件的数量,使得两届的拍卖进行的非常成功。做拍卖的同时,张东晔还在亚洲大酒店开设了自己的亚洲美术馆。谈到开馆的用意,张东晔说:“主要想借助美术馆传播些正能量。有一个展示平台,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艺术品,什么东西值得收藏。同时也希望能够挖掘一些尚处于市场低谷的艺术家,帮他们做一些宣传和推广。我计划让这个美术馆经常做一些展览。因展览经常是不收费的,所以美术馆目前还处于亏本经营状态。”
  我的理想——让假画绝迹
  在艺术市场里的这十几年的拼搏,经历了快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曾被坑蒙拐骗,也看清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不仅让张东晔感慨系之,更坚定他在行业里树立起自己的口碑——让假画绝迹。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果现在做书画生意的,谁能保证从没有买过或者卖过假画,我压根儿就认为他没做过这一行!我们都是吃亏过来的,交了无数的学费,所以特别痛恨卖假画的。自己走眼倒也无妨,但被人编着故事骗的滋味更不好受。想看懂一幅画不是那么容易,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地去认识人、不断地去认识画儿。”为了看懂黄胄,他曾带着面包和矿泉水在黄胄炎黄艺术馆一坐就是一天。做各种笔记,研究黄胄构图和行笔特点。去北京画院看齐白石,一待就是一周。因为经常碰壁,才让他有这种耐心;因为容易上当,才让他树立信念:让自己成为行家。
  他有一套控制假画的办法。“虽然市场上的假画我不能完全控制,但是自己的拍卖行可以控制。例如,近现代板块我们自己有一定的鉴定能力,同时也请专家把关。专家可不是随便找的,也是得到我们认可的鉴定者。而且不同的画作我们会请教不同的专家。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会看启功的,会看沈鹏的,不见得就能辨识王铎。会看齐白石的不见得在张大千上面不会走眼。同时我们还强调不仅专业要好,人品也要好,是能够信任的专家。”张东晔告诉记者,在书画行业里,很多人确有真才实学,还有许多人是“飘在面上”的。曾经一张黄宾虹没有出版著录过,很多人不敢认,只有那么几个人明白。真东西当然拍得特别高,真假功夫立现。  


张东晔藏品

  张东晔的理想是将上和打造成一个信誉度高、公平、专业的平台。同时他也透露出希望把上和办成综合性拍卖行的愿望。虽然眼下只经营近现代书画与当代传统书画,但在将来,他希望引进包括器物在内的更多品种。尽管目前主打当代以及近现代,他还是有自我的见解:“对部分当代类型的艺术我不会触碰。如当下热热闹闹的‘当代水墨’和‘实验性水墨’。我坚持认为传统就是经典。即便再发展一千年,一味迎合西方的东西总是偏离本土文化的,毕竟东西方历史根源不一样。某些当代艺术家的那种绘画语言我肯定舍弃,尽管卖得很贵,但把红卫兵画成阴阳脸,丑化中国人、丑化老祖宗的东西我一概不要。我还是做贴近传统文化的东西。”
  张东晔认为在艺术品经营的道路上他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磨难或流言蜚语,但他要坚定朝自己设定的方向走下去直到成功。他相信目前离成功还有很大距离,但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自己还是上和拍卖都能够得到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
  直言当代市场之乱象
  张东晔认为目前当代书画的市场非常不理想,而近现代则要稳定很多。“毕竟近现代板块在艺术史上有定论,比较稳定,逐年在增长。而当代艺术家的定价体系未能建立,全凭艺术家一拍脑门今天要50万,明天要80万,非常不合理。”
  也正是因为当代书画市场定价体系的缺失,导致当代艺术家无理由的涨价变成常态。张东晔细说缘由:“很多艺术家觉得自己不缺钱了,无所顾忌地涨价。同时一些画家用涨价的办法抑制部分上门求画者。更重要的是,艺术界严重的攀比心理,看到‘他涨了,我也要涨,因为我和他水平差不多’。如此这般地进入了恶性循环,艺术家的画价便在不断攀比中上升。”张东晔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作品的定价权不能交给艺术家,而应该交给市场。他希望将来国家能出台相关规范。的确,在国外,艺术家是没有直接卖画的,都是通过与画廊合作,画廊才是一级市场。而在中国,无端的多出了一个0.5级市场。而且还是零标准,直接导致一二级市场陷于混乱。如今,所有的画廊几乎都在抱怨他们在为艺术家打工!因为画价在不停地增长。举个例子,一个经营者五万买了张画,一段时间之后,六万甚至七万卖出。但当他再回到画家那去拿的时候,发现价格已经涨到8万了,再以10万卖出后随即发现艺术家那儿已经翻到20万了!……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通病:艺术家特别喜欢千方百计绕开画廊直接跟藏家打交道。其实画廊为艺术家做了很多的铺垫,没有他们的宣传,艺术家的画怎么能够卖到今天的价位?然而这些艺术家却视而不见,一经搭上藏家,就把画廊抛到一边了。国外的艺术家绝对不会自己跟藏家接触的。如今我们经常笑谈中国的艺术家身兼八职:又是画家,又得当策展人,既是评论家,还做市场推广宣传工作,还亲自经商卖画,兼做社会活动家,跟官员、老板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怎能腾出时间画画呢?”
  记者能明显感受到张东晔的话语里隐含对如今当代书画市场不规范做法的批评。“这是市场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我们知道黄胄先生是人物画的大师,普通的作品卖到三五十万一尺。而当代在世的人物画家的画价超过黄胄先生的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黄胄先生还活着是不是得要五百万一尺呢?现在很多人心浮气躁,艺术上连座小山峰都没有跨过去,还想追先人的珠穆朗玛峰。既然艺术上没追上,凭什么比他们卖得高?纵观整个当代艺术家,只有王子武、江宏伟等少数人没有形成倒挂,大部分都形成‘家里要得高,市场卖得低’的局面”。他对前辈艺术家一生积淀、厚积薄发所焕发出来的艺术才思感叹不已:“ 85岁以前要是齐白石老人死了,就不会有齐氏今天的威望!84岁的黄宾虹先生不从北平回到杭州,或不在杭州定居,今天画坛上可能也没有黄宾虹了!而今天很多艺术家躲在家里闭门造车,不读书更不看世界,无以与大师攀比。”
  最后张东晔告诉记者,上和拍卖在当代板块方面全部保真,所有书画均经过画家本人鉴定。如果购买者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画作不真,20天之内允许退货。但在近现代板块方面,张东晔却谨慎许多。“一张早年出版过的启功,再版了数次,仍然会有人说不好。有些人说话不负责任。所以近现代部分我们不允许退换。因为拍卖不是画廊,画廊是我自己的东西,拍卖是接受别人的委托,款都打出去了,我拿什么来还你?”虽然因拍卖公司本身的规则对不能保真有相关特定约束,但张东晔表示自己的亚洲美术馆可以承诺,但凡经手的作品,一定保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