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米嘉,男,汉族,河北省新城人。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访问学者。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一级包装设计大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郑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从事造型艺术、书籍形态设计和摄影语言的学习、教学与研究。作品《正月十五》(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射在椅上的光》入编《今日中国美术》画卷,《焦裕禄》(合作)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难忘的记忆》、《阿姊》分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一、二等奖、《姗姗》获2011年河南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小雪》、《北京姑娘》、《太行光影》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第二、三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展;多篇论文和作品刊发于《中国文化报》、《求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装饰》、《中国国家美术》、《美苑》、《包装工程》、《河南画报》、《大河报》等报刊杂志;出版画集《中国当代美术家·郝米嘉》;书籍装祯和标志设计获“中国之星”优秀奖、“中南星奖”铜奖、河南省第三届艺术设计作品展一等奖,多件作品获“河南之星”金、银奖。
如歌的行板——郝米嘉部分油画、丙烯和色粉:

阿英 布面·油彩

阿姊 布面·油彩

北川·生命舞者 综合材料

冬天的玫瑰 布面·油彩

开封老妇 布面·油彩

难忘的记忆-纪念焦裕禄逝世50周年 布面·色粉

暖暖的绯红 布面·油彩

齐刘海 布面·油彩

青苹果 布面·油彩

姗姗 布面·油彩

天河 布面·丙烯

投向椅子上的光 布面·油彩
夏至 布面·油彩

小雪 布面·油彩

炎热季节 布面·色粉

倚 布面·色粉

脂粉女孩 布面·油彩

昨日依稀 布面·油彩
柔美的歌者
河南是农业大省,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在艺术界也是以农民生活为主要的表现题材与表现对象。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会上以及艺术家的工作室里,举目所见基本上都是憨厚、穷苦、忧愁、滑稽、粗犷的农民形象,都市人生活少有人问津。即使那些从娘胎里就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也极少去表现自己生活成长的世界。
郝米嘉却例外。
在他的作品中,主要是以都市知识青年为再现对象,他以独有的敏感与目光,平静而细致地塑造着具有独立气质、形象各异的年轻人。她们静雅而朴素,天生丽质而少有雕饰的做作。在作品《昨日依稀》(创作于1992年)中,画家描绘一位临窗的女子,迷离的目光向着窗外。她在看什么或看见了什么,都因那迷离的眼神而变得无关紧要。灰棕色的调子,直接把昨日依稀的怀旧情绪表现得让人思绪万千又默默无语。而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阿英》,画家则把一个普通人家长大的女子所具有的规矩、文弱和羞涩,通过人物动态、面部形象、双手的刻画以及整体调性的把控,再现灵魂羞涩中的高贵。这两幅作品时间相距近十年,我们从画面设计和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可以看出鲜明的时间历程。在此,画家可能是无意识的,这是发自内心之真诚的、无我的面对,非如此无能为之。画面上虽为女性,却处处透着人的尊严与高贵。
米嘉的作品以情胜人。他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对于图像十分敏感,这在素描多年的突出表现上可见一斑,在把握人物特有气质上颇具才气。他所表现的人物虽然一人一相,却是内心世界丰富而宁静、朴素而孤傲的知性。在不断思索“人的完整”意义中,米嘉对于雅致的崇尚、人格的独立与习惯平实的生活态度在视觉观看中得以回放。
一个画家所表现的事物与他所关注的生活有关,但并不一定与个人的秉性、现存状态相一致。有的艺术家总是和自己过不去,但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存在,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表达。而另一些人则不然,个人的性情、生活方式与自己的作品总是保持着和谐的一致性,如常人所道:画如其人,米嘉“试图在图像间映现红酒的雅歌和绿茶的诗意”。
文/石秀
昨日素语——郝米嘉素描:

阿宝 素描 2012年

大二学生 素描 2004年

戴玉镯的小谦 素描 2011年
二十岁 素描 2010年

护士小盼 素描 2013年

裸女-1 素描 1990年

裸女-2 素描 1990年

满族姑娘 素描 2011年
苗族姑娘 素描 2014年

女形 素描 2005年

女学生 素描 2005年

少妇 素描 2009年

梳 素描 2005年

梳妆的璐璐 素描 2012年

文文 素描 2005年

雯 素描 2013年

卧姿中的光影 素描 2009年

小L-1 素描 2008年

小L-2 素描 2008年

小云 素描 2006年

媛媛 素描 2011年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登陆卓克艺术家官网郝米嘉:http://artist.hmj.zhuokearts.com/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