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稚柳先生的书画,饮誉艺坛久矣。关于他的绘画,世人的一贯熟识和交口称赞是向来俱有的。然而,从历史的宏观角度而言,人们历来地对于书画皆擅的作家,似乎往往只偏好于绘画而忽视其书法。这种情形照样地发生在谢稚柳先生身上。如是,面对谢稚柳先生的书法,众人虽知其妙,却多不知其所以妙者。

谢稚柳先生常说,他于书法绘画,当初纯出于“好玩”而已,犹如他人兴趣于弦吟奕战或是游耍听戏一样,而绝无成名家之想。

他觉得,寄园(钱名山先生讲学处)读书之外,唯有写写画画方能遣发时日。那时,钱名山对于谢稚柳的余事作书画亦颇为嘉许。钱名山虽虽不甚善丹青,然极精湛于书法之道。老师以古典文化的琼浆玉液,浇灌着幼年的谢稚柳,令他日渐长进。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本出一源。随着谢稚柳先生对陈老莲绘画的年复一年的入细领悟,又使他本能地深究起与老莲绘画互成云蔚的书法来。陈老莲书法的清旷逸健的独特风格,让谢稚柳再次地不自觉地着迷。

一代宗师谢稚柳先生的书画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是我国艺术宫殿中的宝贵财富。她给予世人的启明和补养,亦由此而生发的深远意义,当是今后多代人所倍加珍视的。(摘自刘一闻撰文)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