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 ——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上海

此时 ——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上海

此时 ——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上海

日期:2015-01-22 11:53:09 来源:

名家 >此时 ——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上海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1941年-),享誉国际的著名艺术家,英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之一,其中国巡展“此时”首站将于2015年2月2日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主办,为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第一个项目。展览展出50幅尺寸各异的克雷格-马丁近期绘画作品,从对最生活的物件的演绎,讲述关于当代生活的故事。
  简练的造型、明丽的色彩、对于日常物品的描绘是克雷格-马丁标志性的艺术表达。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他为“寻常事物的大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均收藏有他的作品。此外,他还应为汉诺威、杜塞尔多夫、斯图亚特美术馆和东京国立艺术中心等机构创作过专项装置作品。
  出身于都柏林,成长并求学于美国,1960年代中期克雷格-马丁回到欧洲,并成长为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领军人物。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克雷格-马丁开始绘制生活中的普通物体,耳机、鼠标、椅子、滚漆筒……他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将它们转化为素描,绘画和钢雕塑作品。人们常常由于习惯而忽视身边的、日常的事物,想当然的接受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而克雷格-马丁用他的创作关注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用色彩、线条、明暗的变化来讲述关于当代生活的故事。他曾说:“颜色是传达物体非视觉感觉的一种方法,它能表达嗅觉、味觉、感觉和听觉所想表达的东西。”本次展出的50幅作品,多以明快的色彩演绎如剪刀、手机、滑板、台灯等当下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不被使用者在意的物件。
  除却艺术家的身份,克雷格-马丁亦是一位极富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导师。他曾于1974-1988和1994-2000年间两度任教伦敦金匠学院(Goldsmith),对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加里·休姆、莎拉·卢卡斯等“青年英国艺术家”(YBA)代表性人物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被誉为“YBA教父”。2012年,他还担任了培养艺术新人的英国老牌艺术赛事约翰·莫尔绘画奖的评委。
  “我教了很多年书,在伦敦金匠学院,我也是这样教育英国年轻艺术家——‘我相信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天性,而我作为老师,就是要让大家做回自己、相信自己。’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说,“人们总是轻视那些自己能做好的事,觉得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才重要。其实,你做不好的事情,肯定有其他人能够做得很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长,放心去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就好。”
  作为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在全球各大美术馆和机构均举办过个展,作品为其收藏;作为艺术教育者,他培养出众多杰出艺术家,被誉为英国的艺术教父。此次巡展至中国,在某种意义上对克雷格-马丁来说也算是回家:这位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艺术家,有着1/8中国血统——他的曾祖母是中国人。
  据悉,本次来中国,除了展览及关于作品的分享,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还将与国内重要艺术教育工作者,青年艺术家展开一系列的交流互动。艺术家交流互动也是中英文化交流年的亮点之一。
  -------
  展览名称:此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上海
  Now—Michael Craig-Martin 2015 China Tour Exhibition | Shanghai
  主办单位:喜玛拉雅美术馆、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协办单位高古轩画廊、伦敦霍特曼艺术公司
  展览开幕:2015年2月2日(周一) 下午 5:00时
  展览时间:2015年2月3日-2015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艺术家介绍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1941年出生于都柏林。1945年,他随家人一同移居美国,后进入耶鲁大学艺术系,与理查德·塞拉、布莱斯·马尔顿、查克·克洛斯等人为同期校友。60年代中期,他回到欧洲,并成为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他曾于1973-1988及1994-2000年期间两度任教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对包括盖里·休姆、莎拉·卢卡斯、达明安·赫斯特在内的“青年英国艺术家”(YBA)代表人物产生深远影响。
  自60年代末,洋溢着极简主义风格的盒状结构标志着克雷格-马丁开始越来越多利用日常物品来表现物体的内在逻辑。1974年,他展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一棵橡树》(1973):一个盛着水的玻璃杯被高高地放在展厅搁板上。在作品旁边的附文中,克雷格-马丁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宣称,不论外观如何,他已经把这杯水变成了一棵橡树。
  70年代后期,他开始以日常物品为主体创作线条画。其后多年来,他创造了日益庞大的图像语汇,奠定其日后创作之基础。克雷格-马丁的创作融合多种媒介,散发着一种优雅的克制力和明确的观念性。90年代,克雷格-马丁的创作逐渐聚焦于绘画,在画布和铝板上,造型大胆的图案和斑斓明丽的色彩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组合。同时,他也更多地投入到复杂的墙壁绘画装置的创作中。
  从很多方面来看,他的雕塑可以视为其绘画作品的发展与变形,从本质上,它们是日常物品在空间语境下的三维立体绘画。观者可以轻易地看出这是一把雨伞或一个灯泡。但作品的尺寸、单一的色调和雕塑的平面化消解了物品的功能和意义,促使观者反思并质问自己眼前之所见究竟为何。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均收藏了克雷格-马丁的作品。他亦曾在全球各大美术馆和机构均举办过大型个展,包括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2006)和德国克雷菲尔德美术馆(2013)等。他曾先后在伦敦白教堂美术馆(1989)和爱尔兰现代艺术馆(2006-07)举办两次回顾展。其大型艺术装置常设于伦敦伍尔威治阿森那DLR轻轨站、卢森堡欧洲投资银行及格林威治拉邦舞蹈中心。1989-1999年期间,他担任泰特美术馆艺术家理事;2001年,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2006年,当选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目前,克雷格-马丁主要在伦敦生活并开展创作。
  关于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
  2015年是中英两国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聚焦两国文化精华在两地的相互展示。
  文化交流年将是巩固加强中英现有艺术创意产业关系的绝佳机会,以此继续促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互赏双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两种文化将持续激发创新和创意,两国观众也将有众多机会来探索21世纪创新伙伴关系的意义。
  中英文化交流年将分为两个部分——2015年的上半年为在中国举办的英国文化季,下半年为在英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季。
  英国文化季的主题为“新世代”,将以数字媒体为中心,打造大约30个极具创造力和突破性的跨领域当代艺术项目。英国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各合作伙伴负责这些项目在中国的落地。通过这些项目活动,以及积极支持两国专业人士的对话和互访,中英文化交流年将展示英国文化创意领域及优秀艺术家的多样性与其振奋人心的一面。整个项目将基于强大的数码支持,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艺术平台。这些平台将积极促成互动,连接两国文化并展示两国间如何开展合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