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今见——陆俨少

风流今见——陆俨少

风流今见——陆俨少

日期:2015-01-20 11:30:53 来源:

名家 >风流今见——陆俨少

  “六百年来旗鼓息,风流今见陆天游”,这是谢稚柳对陆俨少的评价。陆俨少先生的笔下功夫,旷世罕见,游历山水,从不苦做速写记录,他说:“我外出游历……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气,并记在胸。”他作画无论多大尺幅,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默记于心也。”他作画用一枝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般的使用。

  陆俨少山水画笔墨淋漓,气韵生动,其独特的笔墨语言表现形式,不仅蕴含着笔墨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此备受各界的不断的关注。笔墨审美和书法中的笔墨审美是相似的。绘画和书法都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们用统一的执笔方法,但是绘画中的用笔到灵活了许多,因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的,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理透出幽深,既有抽象美又有韵律美,自然的流露出作者的精神气质及其学问修养。所以说陆俨少的山水画作品中不仅笔墨表现出了个性鲜明,同时他的书法用笔也为其山水画添色不少,使其整个的山水画风格独具,多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他的山水画笔墨中可以看出用笔以书入画的方式,用墨大胆、雄健、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并以鲜明的笔墨特色开创了“陆家山水”风貌。这不仅是他的笔墨的技法的表现,更主要的是他的山水画中所富有的笔墨神韵感染我们,所以说陆俨少的山水画中独特的笔墨语言抒写着浓郁灵变的思想意韵和艺术境界。

  陆俨少是一位深入传统有大胆的从传统中走出来并勇于创新的画家,他在遵循传统功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变法。秉着一种“殉道”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他对笔墨的认识及其掌握的程度十分的透切与准确。虽然陆俨少的笔墨创新是以传统笔墨为基石,但是他的笔墨语言已经超越了这个基石,提升到了笔墨抽象化的境界了,用笔墨语言来变现画家个人的人格风度及个性情感了。陆俨少先生认为传统的笔墨语言是一套规范性的程式化的艺术语言,这是经过前人先辈们不懈的实践,加之不断地提炼总结才得出来。

  “峡江险水图”无疑是陆俨少先生的一帧“生命意象”之象征。“峡江险水图”之系列是陆俨少先生以山水画为主要艺术载体的一维代表。这有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周昌谷画羊一样;这既是他们美术图象之“强其骨”,又是他们艺术成就之标杆,或可比作,他们这些美术品是“曾经辉煌,而复归平淡”的、又是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

  文化是积累而成的,所以不能中间隔断的,就像科学技术那样,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发明,对大自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得到新的发明创造。所以传统的笔墨语言是不会排斥个性化的笔墨语言表达方式,但是前提是必须在遵循传统,及其扎下结实的传统基本功。

  由于深厚的笔墨功底及其对艺术有着极大的热爱与追求,陆俨少的许多绘画作品在感受和体悟大自然生活中得来的灵感和素材。但不是对自然生活的完全体现,而是对其对象化的概括与提炼。因此说笔墨语言的提炼也是随着对自然对象的表达而形成的。

  所以从陆俨少的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中我们总能体会到一种美感,这种美感独特而质朴。在这方面,陆俨少做了很好的榜样,他早年一直深入传统的笔墨语言中,陆俨少的笔墨功底大多是从“四王”而来其中以学王翚为多,王翚为“四王”中路数最广、笔墨功力最深,又较有个人见识的一位。中期,正当社会风气的转变,受写生和创新风气的影响,陆俨少有意识的疏离早期的传统师古笔墨画风,转而追求用笔的多变、轻、重,追求墨色的变化和节凑感、韵律感。阴阳对比明显增强,追求写意性。他在用笔的轻重缓急中,中锋用笔、顺笔、逆笔、长线、短线的交替中,在点皴擦染中,在黑白,虚实关系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表达了一种强健的力感和自由、狂放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陆俨少的笔墨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中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艺术。他的山水画作品,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陆俨少山水画的笔墨充实着空灵,而空灵中又蕴含着真实,正是这种境界把万物生命中最富有深刻意蕴的绚烂展示给了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画功之外的灵气。他以独特的笔墨语言及其千变万化的笔墨表现抒写着人生的豪迈情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