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日期:2014-12-15 14:39:33 来源:雅昌艺术网

美术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1939年,一个叫做特莱津的捷克小镇被德国纳粹改为集中营,有9万多名犹太人被关押在此,其中有一万多名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被单独关押起来,不能和父母和大人们在一起。当时,有一位叫弗利德的艺术家,放弃了可以出逃的机会,决定和集中营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开始一起画画,自己办杂志。

  这些集中营里的犹太孩子们甚至排列了儿童歌剧,五十五场演出的期间,一些孩子演了一半被屠杀了,新的孩子接着上演。

  在浩劫中,一万多个孩子最终只留下了一百多人,但他们留下了四千五百张画和一个叫《先锋》的杂志,这些记录历史、让人感动的画作今天收藏在捷克的“捷克犹太人博物馆”中。上世纪90年代,杂志得以出版,书名叫《我们也是一样的平常孩子》。

  六十年前,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想尽办法艰难地把孩子们的诗和画保存下来,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那么一个片刻停下来,去了解——人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经历。也让我们有哪怕是一小段的静默时间,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和今天的儿童们一样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被突然中断的童年。

《特莱津的房子》 哈娜科赫诺娃

  1941年12月4日,哈娜从布拉格被遣送到特莱津。那时她刚满十岁。1944年,她被转送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她被纳粹杀死,还没到她13岁的生日。年龄小的孩子很难在集中营幸存下来,因为纳粹觉得他们还不能干活儿,活着对纳粹“没有用”。
  
  这张画是哈娜用水彩颜料画在一张比较光滑的纸上的。她不可能用水彩纸,因为在集中营没有水彩纸。可是,她还是画出了水彩的感觉。她是一个有艺术感觉的孩子。她画着特莱津的房子,忘记了现实的丑陋。她虚化了眼前的世界,把视野和心灵都推向远方,远方——有家的远方。

《有着架子床的房间》 埃丽卡 陶西戈娃

  埃丽卡是个小女孩,7岁的时候被遣送到特莱津。在她留下的十六张画里,其中一张还题写着是送给她的艺术老师弗利德的。在距她10岁生日还有12天的时候,她被杀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在这张画里,埃丽卡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画出了一个小女孩的憧憬。她们的居住环境始终是拥挤的,埃丽卡却把架子床“推“得远远的,也把现实生活远远地推开。她在画面前留出了很大很大的空间,在这个她留给自己的空间里,小埃丽卡放上了特莱津所没有的鲜花,她让蜜蜂围绕着花朵。美丽的花瓶上,刻上了她对生活爱的印记。

《帆船》 莉莉博巴肖娃

  莉莉是个女孩,现今查阅不到她的具体情况。可是,这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画。每次看到它,总能让人想起一个特莱津孩子对艺术教师弗利德的回忆。弗利德在教她画画的时候,对她说:“你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这张画似乎在告诉我们,特莱津的孩子们,从集中营犹太民族最杰出的的人那里,究竟学到了一些什么。

  

《纳粹威胁犹太人》 伊日贝乌特列尔

  伊日,男,出生于1932年8月9日。1942年9月18日,还不满十二岁的伊日被纳粹装进货车,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他马上被送进毒气室,杀死了。
  
  一个刚十岁出头的孩子,实在不是画这样的画的年龄。可是,很不幸,那就是他的童年生活。纳粹规定,只要超过六岁的犹太孩子,上街就必须佩带犹太人的六角星标记。对一个敏感的孩子来说,一个黄色六角星,不是佩带在胸前,而是烙在心上了。恐惧和耻辱的感觉令他感到窒息。

  

《特莱津的住处》 哈娜·格龙费尔多娃

  哈娜是个很小的女孩,她出生在1935年5月20日。1941年12月14日,被遣送到特莱津时她才6岁半。当时她住在特莱津第六街区。1944年,她被杀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只有9岁。这张画就是在她死去的那一年画的。画的右上角注明了姓名日期等,字迹老练,可能是因为她太小,由老师来替她写的。

《检查虱子》 赫尔加·维索娃

  赫尔加是个女孩,1929年11月10日,她出生在布拉格。12岁的时候,她被遣送到特莱津。在那里,她是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因为她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被送来的。赫尔加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在来到特莱津的时候,她也已经有了很好的绘画基础。因此,她没有参加儿童的绘画课,而是独自练习绘画,经常写生。

  

《拿着棍子的警卫》 索尼娅-斯波特佐娃

  由于得到纸张很不容易。所以特莱津的孩子们经常用废纸作画。这张剪贴画,是索尼娅用废表格纸创作的。

  曾经有个特莱津的孩子,用诗写出了同样的感觉,那首诗的名字是“闭封之镇”。
  
  一切都倾斜了,像一个蹒跚、佝偻的一老妇人。
  每个人目光闪闪,都盯着唯一的期待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 ”
  这里没有很多士兵,
  只有被击落的鸟儿在报告战争消息。
  你会相信自己听到的任何一点传闻。
  屋子更挤了,
  气味的身子挨着身子,
  有着亮光的阁楼在尖叫着,经久不息。
 
  诗留下来了,作者却没有留下名字。他给我们描述了特莱津囚徒痛苦的生活和内心,我们却不知道他自己的故事。

  一个女孩,阿莱娜森科娃,写出了特莱津女孩站在窗前的更多思绪:
  
  我要独自离去
  我要独自离去,去到一个地方,
  那里的人不一样,他们更为善良,
  那个地方很远,谁也不知道在哪儿,
  在那里,一个人不杀死另一个人。
  也许,我们更多的人
  一千倍的坚强,
  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在为时太晚之前。
  
  这首诗的作者阿莱娜,于1926年9月24日出生在布拉格。1942年12月22日,她16岁的时候,被遣送到特莱津。1944年5月,她被解救,回到了布拉格。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