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贾科梅蒂认为只是一种“看”的“方式”,他突出的是看和方式,方式既有学术上的,也有非学术上的等,一件艺术品有无数个读者看,或者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看到无数个艺术品。在生活中,读者肯定比艺术家多的多,在这群读者中也有用挑剔的眼光在看艺术品/艺术家。
张强,安徽蚌埠人,自幼习画,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正高级职称,在艺术道路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取得很多成绩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色彩”的运用达到一定的水准,他以接近大地、植物的几种质朴颜色,在画面上用心刻画,可能缘于他的记忆,这种记忆也是技艺,它来自故乡,来自梦境,来自行走等,色彩虽然被留存在画面,但每一笔都融入极为细微的个体差异,在画面上呈现出人、树木、土地、河流、花朵种种形象之中,显示出他们的共相。张强把创作绘画过程,看作成一次次在自然界行走中不可思议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得到的启发以及内心的幻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正如克利所讲“艺术并不是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借用克利的一句话,“用合适的方法创造艺术”放在张强身上十分匹配。创造是艺术的核心,作为艺术家的张强,他找到了这种“合适的方法”,在艺术道路上张强一直在追寻他自己的艺术梦想,寻找着心灵深处的色彩,它即是自然的,也是积累、探索后作为艺术家的张强赋予的,是有血液的,它突破生命中真实这一境域。
在张强的作品中能看出画家在创作时的平静,尤其是设色时的目光,带有一种超然的平静。他是一位与人为善、内心激情奔放、在生活中精力充沛的人。当他走进自己的世界拿起画笔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在享受他的王国,努力并快乐着,他用自己的方法创造着他的艺术。画面强调的是结果,而非原因,他是在细微之处为出发点,不断的推敲这些细微之处的色彩所带来的价值,远胜于画家借助突然迸发的灵感所创作的作品。但与此同时,他并没有离开自然。不过自然对他而言仅仅是一种建议,一种美的可能。
自然中可见的真实仅仅只是其他众多的隐而不见的真实中的一个孤立的现象,艺术家的责任就是用绘画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我们渴望活力的创造,它带有闪烁的目光,我们甚至渴望神性,这种张力强大,突破形与气通过写实与抽象有机的相融,最后达到艺术的高境界。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张强对大自然多么虔诚,他用艺术解读自然,感悟自然后再呈现艺术的自然。
艺术家的张强,心诚、善学、重情义和轻利益,为自己热爱的艺术事业而奔忙,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定能更上一层楼,愿来日风光更美。
文/陈忠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学博士)
近年来主要展项:
2009年6月,油画《花鼓庆春》获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安徽省“绿满淮畔”美术、广告作品展览一等奖;
2011年10月,国画《徽韵秋色》获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安徽省第四届美术大展铜奖;
2013年5月,水彩画《风中荷》获蚌埠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青年美术大展一等奖;
2013 年11月,油画《雪山祈福》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3年12月,水粉画《水乡绿境》获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安徽青年美术大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3年12月,水墨画《青山翠谷有人家》、《山静鸟声乐》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徽派美术赴英国作品展;
2014年7月,粉画《朝圣祈福》获安徽省第五届美术大展优秀奖;
2014年8月,油画《走进高原》获安徽省第五届美术大展优秀奖。
作品赏析

《乡韵》20cmx150cm水粉画

《涌》120cmx150cm水粉画

《朝圣•祈福》90cm×115cm水彩画

《高原姐妹》79cm×67cm水彩画

《夕阳下的田野》水彩画

《徽色记忆系列》500cmX550cm水粉画

《水乡绿境》720cmX720cm水粉画

《风中荷》900cm×900cm 油画

《傍晚》90cmX110cm油画

《城市印象》1100cm×850cm油画

《祥牛搏乐》900cm×900cm油画

《雪山祈福》油画

《走进高原》139cmx120cm油画

《非具象激情系列-射向画面的流动体》110cm×110cm油画

《新宇宙空间系列—石迫天金》900cm×900cm油画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