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又
如果我告诉你,死亡是甜蜜的,你相信吗?
这样的感觉,就像是面对一个巨大而不可知的黑洞,黑洞深处传来幽微的歌,迷醉的声波透过耳膜充满你体内,使你竟然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头也不回地执意向前。哪怕在这温柔的吸引里,你隐隐感知到前方无可名状的危险。但你却无法停止想要继续往前的脚步。
栗子在自己的作品里,实现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恶之花》中所重要论述的通感——你几乎都能闻到那来自她作品里森林秘境的气味,是一种古老枯木所散发的冷香,夹杂着夜幕将垂的露气;这种湿冷的气息迅速将你包围,在生理上带来微微颤栗,令你拥有了真切的体感;而这些作品,又无处不在地萦绕着一种充满生命威胁又引人入胜的轰鸣。轰鸣越是振聋发聩,越是表现得沉默如死寂。这个由画面所发出的声音,被栗子亲切地称之为《160分贝》。
人们都喜欢充满矛盾与神秘感的事物,于是,说着这样话的栗子,成为我一直想要透过表象去深入了解的人。我想剥开糖果的外衣,看看里面有着怎样的毒液。就像我一直很想走进她画面中的森林,去探知藏匿在深处的罪恶与秘密。在层层潜入栗子的作品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解读线索,那就是空间。无论是《迷失》系列里用远近关系所勾勒出的多层次空间,《第五类森林》里放射状线条所构成的虚拟空间,还是《160分贝》里更为具象的立体空间,空间从开放式的广袤境域,演变为越来越狭小密闭的所在。随着空间的形式越来越逼仄,情感共鸣开始被无限地提纯与扩大。
《160分贝》这个系列里,一只形如美洲狮的动物,自具象的四维空间朝你步步逼近。之所以在我看来是“四维”而非“三维”,是因为其中明显流动着的时间。这时间攸关性命,但凡有那么一秒的闪神,你便极有可能成为对方的腹中之物。此般的紧张对峙,让空间成其为动态。
到了《第五类森林》,光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重要的识别符号。一道道未知光源的光束,成为画面中唯一的暖色调。人是逐光的动物,不由自主地,便会被这未知的光吸引,从而步入那线条所构成的异度空间里去。森林本身就密布着杀戮与罪恶,而它也是秘密的聚集地,任你有矫健的脚步与非凡的胆识,也无法真正掌握任何一整座森林。就像你无法完全参透一个人的内心。于是,森林在这里成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它用迤逦的奇观来引你神往,却又用茂密的丛林来粉饰真相,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景象前,一次又一次地,与不同的自己相遇。
在栗子的绘画哲学里,没有明显的善恶分界。就像她的作品里,亦没有具体时代背景与人物的交代,甚至连性别与性向的边界,都模糊不可辨识。这种接纳包容的心态,使她能够敏感地察觉并温柔地体谅任何一个群体的痛苦,不管是同性之爱,是现代人难以避免的情感冰冷,还是无信仰人群的愚昧与蛮荒……在栗子标志性的深重色调下,这充满悲剧式的表述,是那么致命却又让人欲罢不能。这种矛盾的心境里,你甚至能感到一丝的自怜,这自怜,正是源于艺术家对时代共同体验的捕捉与体恤。
栗子说,被冰冷的海水环绕,就像是一个男人紧紧地拥你入怀。那个时刻,我感到海是有生命的,水里也有着水鬼,拼命地要将你往海的中心吸。你几乎都要迷恋上那种感觉了,但我知道,我始终会、我也有能力,游回到岸边。这就是栗子。用她浪漫优美的脉动,为我们带来的精神激荡。
现在我告诉你,死亡是甜蜜的,你相信吗?
《艺术在线》39期湖北专刊敬请关注!详情请登录卓克艺术网点击“艺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