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祺发
回归于自我内心深处的表达——关于高德强《桌山计划》系列新作青年艺术家高德强的作品,一直在不断地演变之中,虽然这些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有所不同,但作品内部却存在着一条主轴线,它的关键词应当是“情绪”、“自我”与“无序”。这也正切合艺术家对现实生存境遇的关注与思考。因为高德强自我救赎的表达,是借助各种“为我所用”的媒介材料来实现追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因而,《桌山计划》系列作品的诞生或许也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画作者潜在的孤独感会始终伴随。
毫无疑问,高德强的艺术创作在当代,如果理解它只是时间概念的话,这也就相当于否定或抽空艺术家个人作品当中所存在的自我批判意识。虽然艺术家一再说个人作品作画过程是一种最原初的感性状态的表达。但只要将其作品置于当代艺术语境之中,也就可以说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具备它的生成意义。这也就不难怪青年艺术家高德强对装置甚至影像一类的艺术表达方式感兴趣所在,甚至可说,高德强创作的《桌山计划》作品意向于装置艺术元素。在这个系列作品之中,艺术家一贯而来对方角形状的偏爱得到很大程度的呈现,画面的气氛始终不离“情绪”、“自我”与“无序”。
“情绪”,从创作角度来说,呈现在作品之中的过程是一种有意无意间的个我方式的表达。它旨在说明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最初的和原始的冲动。我们可以说,没有冲动何以言说“情绪”?反观青年艺术家高德强的这批最新之作,可以鲜明地得出,艺术家的情绪并不以一种乱舞的画面来取悦于观众,而是懂得尊重自我内心选择,以此呈现最真实的一面。高德强的作品之所以打动我们,就在于这种自我救赎的表达方式不是做作的和故意的。由此,可以说高德强的作品呈现或追求的是一种冷画面加热情绪的艺术创作状态。
“自我”,对于高德强来说,是不需要抢夺占领,而是一种毫无障碍的个人内心状态。也许,这种状态只存在创作者的作品之中。越是在现实之中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是会被强调出来,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被现实阉割。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现实之中的高德强怎么也逃不掉这种很自我的表达,无论谈话,还是做事。只有敢于这样呈现最真实的自我,才能不被社会种种世俗的东西所窒碍。反顾艺术家的《桌山计划》系列作品也无不如此。不管哪个时期的艺术创作,高德强始终不弃的是对画面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忧郁感”的追求。需知,这种“忧郁感”不是刻意而来的。这里说的“追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引向。
“无序”,或许对于其他人来看青年艺术家高德强的作品会不同意这个看法。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艺术家对对角图形的青睐。之所以说创作者的作品会与“无序”相关联,原因在于,高德强的作品,只有在解构图形的意义之上,才能找到符合创作者内心充满“矛盾感”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单看画面上直来直去的线条所构造出来的图形,而是需要透过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或许,只有说其《桌山计划》系列作品充满“无序感”,不是就画面来言说画面,而是站在或结合艺术家以往的创作链条上的各个时期的作品,才能解答高德强作品画面的“有序”感与个人自我精神的“无序”感之间存在为什么纠结的原因之所在!
《艺术在线》39期湖北专刊敬请关注!详情请登录卓克艺术网点击“艺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