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肃篆刻的发展

浅谈甘肃篆刻的发展

浅谈甘肃篆刻的发展

日期:2014-08-14 15:54:03 来源:《中国书画报》
关联艺术家:

>浅谈甘肃篆刻的发展

    一、对篆刻艺术的基本认识

    篆刻,过去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新时期以来,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变化较大,发展很快,到今天已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并与书法、绘画等艺术比肩发展的艺术形式和学问。
    篆刻,由于主要以篆书上石凿刻故名,旧称印章,俗称戳子;以结字、布白和刀法构成篆刻的三大要素。自秦始皇帝开始,在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明确地规定了印章制度,使印章具有了阶级属性,即因人的身份不同称谓亦不同。一般说来,只有皇帝的印章才称之为“玺”,印材为白玉;臣民的印信统称为“印”或“章”。大小形制上,官印多为2.5厘米见方,私印多为2厘米见方。印文统一使用小篆,皆为白文,不作朱文;而且一律凿刻,不再铸印。秦以后,各朝也有一些例规,但不再像秦代这样严格了。
    篆刻作为一门融书法和雕刻于一体,具有风格流派与印材优劣等博大内涵而又相对独立的双重表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从目前可鉴资料来看,它产生于大致和甲骨文同期的殷商时代,经过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现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宋元以前,它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当权者表征权益的法物、民间个人的凭信工具或商业领域交换货物的凭证。直到元代,篆刻变为文人们的艺事,特别是赵孟頫始创以圆朱文入印,给篆刻艺术的形成拓开了一片生机。明以降,自文征明长子文彭起,才真正形成了篆刻艺术和一门专学。但是,篆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真正的发展是在清代和近现代。尤其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90年代初,以西泠印社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为龙头,全国各地、各级组织的印事如潮,万众耕石,高手林立,名家辈涌,篆刻艺术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全新局面。不仅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社团组织,而且多种形式的展览大赛不断,学术研讨走向深入;同时出现了像“海派”“韩流”“小刀会”等新的风格流派及“流行印风”等现象,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目前所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印章,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3枚铜质玺印。根据古奥难解的族徽符号类印文文字,徐畅先生认为 “是殷商时代的武丁到祖庚时期”的遗存。两周时期是印章的繁荣发展时期,孔云白在《篆刻入门》中说:“印章始于邃古,称盛晚周。”《左传》记叙有云:“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说明在春秋时期的文书方面已有官玺的使用。印章发展到战国,已经是官印、私印、吉语印、肖形印、封泥、印陶、烙印、印子金等品类咸备、形式多样的繁盛时期。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玺印,是传世的7厘米见方的专用官玺《日庚都萃车马》烙马印,文字苍古恣肆,章法大胆新奇,风格独特绝妙,历来被称为古玺之冠。
    二、甘肃篆刻的发展概况
    翻阅历史,站在全国角度宏观地来看,甘肃篆刻的发展如同经济的发展一样,一直处于偏远落后的态势。近世以来,甘肃出土、发现过一些战国、秦汉玺印和后面各代的印章,有金印、玉印、象牙印、铜印、铁印、石印乃至封泥等等。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三枚非常珍贵的金印,一枚是三国魏时期的《魏归义氐侯》,一枚是西晋时期的《晋归义羌侯》,还有一枚是西晋时的《晋归义氐王》,均为白文印,约2.3cm见方,都雕有虎钮,1948年从西和县出土。我们知道,氐、羌是生活在甘肃、青海、四川的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甘肃涵盖面很大,是个以养马为主的天然大牧场,大体上说,从远古到明代,前后一直由乌孙、月氏、匈奴、氐、羌、戎、吐蕃、党项、西夏等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分别占领,今天的兰州市当时也在羌族、西夏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内。这三枚金印,从印文看,都是氐、羌等少数民族归顺魏、晋政权以后王朝颁赠给部落酋领的印信,特别是《魏归义氐侯》金印,在国内出土的三国玺印中独一无二,非常珍贵。甘肃历史上的篆刻,我们能够见到的实物和印蜕很多,各地博物馆大都藏有出土或发现的历代印章,天水市博物馆就藏有数量可观的魏晋时期氐、羌下级官吏的印章,民间个人收藏的历代印章更是琳琅满目、不可胜数,我曾看过一些个人收藏的甘肃出土印章,有的堪为珍品、绝品,但几乎没有留下一个像书法家张芝、索靖那样的印人名姓。直到清以降,印风大开,出现了像唐琏这样的书画篆刻家,自斯才有了印人名姓的史乘记载;同时,产生了像会宁张鋐、泾川吴俊三、定西张敬行等一批印人,并有了陇人的第一本印学专著——张鋐的《金石考略》,著名学者、在浙江长兴做官时与孙星衍同撰《寰宇访碑录》的邢澍,也以其《金石文字辨异》等著作声叩印坛。近现代以来,更涌现出了丁希农、刘冰庵、叶寓尘、后半生在陇上度过的西泠印人邹梦禅以及骆石华、李更生、陈少亭、度北辰、靳鉴、陈伯希、应中逸、罗雪樵、蔡建邦、李少亭等一大批篆刻艺术家。特别是齐白石大师的入室弟子骆石华先生(1920—2012),不仅一生为印,而且于1987年举纛成立了甘肃第一个印学团体——兰山印社,九十高龄时仍宝刀不老,耕石不辍,教携新人,桃李遍陇,为甘肃的篆刻艺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在他的指教、培养、奖掖和提携下,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造诣的中青年印人,活跃在陇原印坛。所以就西北五省区的篆刻而言,甘肃紧踵于陕西之后,居第二位。但同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就整体的影响力来说,甘肃篆刻一直居于中后地位。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人曾说过一句令人心寒的话:“印不过西安。”即是说,篆刻艺术,从东南而西北,到西安就打住了,再往西就没有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印人了。这样说的潜台词是,你们甘肃连一个西泠印社社员都没有,还谈什么篆刻艺术!不管别人如何嘲讽挖苦,我们自己应该承认,迄今为止,甘肃仅有一个人沐浴到了世界上最权威的篆刻组织——西泠印社的金光玉彩。
    然而事实上,甘肃篆刻并非让我们总是泄气,已经在朝着繁荣兴旺迈进,可以说势头还不错。近些年来,各地不仅篆刻组织纷纷成立,像兰山印社、西峰印社、陇中印社、石林印社、祁连印社,以及前不久挂牌的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等等;而且,甘肃已经拥有一支颇具潜力的篆刻队伍,我估计至少有三五百人。尤其是这几年来,甘肃印坛出现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力量,涌现出了一大批年青的篆刻爱好者,可谓新手迭出,后继有人。这几年时有甘肃印人作品入选西泠印社展赛,甚至有甘肃印人获奖的消息传来,所以我相信,肯定会有人继续涂上西泠印社的光彩!尽管,加盟西泠印社并不能够证明甘肃篆刻就发展了、兴旺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证明:地处西北、经济落后的甘肃,除了有敦煌、《读者》和牛肉面“三大名片”之外,还有“文心雕龙”、不甘落后的篆刻艺术家!
    三、关于篆刻艺术的发展问题
    篆刻艺术的发展,说到底就是篆刻队伍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出作品,出人才,出名家,出旗手,才能谈到发展,谈到繁荣。
    甘肃篆刻怎样发展?我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努力改变群体意识低弱、一盘散沙的现状。任何事业要发展要壮大,都要靠大家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仅凭个别人的呐喊、奔走与奋斗不行。甘肃篆刻艺术的发展,要靠广大印人、爱好者们的共同努力,携手合作,献计献策,积极营造并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家都要做到热爱篆刻艺术,欣赏篆刻艺术,学习并普及篆刻艺术,促进篆刻艺术走向繁荣兴旺。作为一个印人,我们不能总是各自为政,坐在自己的书斋里苦思冥索,缺少同行间的切磋交流,你的进步不会很快;没有一支团结合作的篆刻队伍,甚或相互贬斥、彼此拆台,老是停留在古代那种“文人相轻”“冤家相抵”的状态下,就谈不上发展。
    其次,要认真打破固步自封的观念,在“研究”二字上多下点功夫。要努力走出去,去看看别的省市,看看高规格的展览,有条件时也可到杭州的西泠印社去看看、去听听。俗话说出门三分矮,一定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会请教高手,认真聆听他们的指教,敢于和他们切磋交流,从中学习所长,克己之短,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一个热爱篆刻艺术、从事篆刻艺术的人,没见过大师不要紧,但没见过高手治印的过程,不知道高手如何奏刀,甚至连他们的原作原石都没有见过,可以想象自己的治印水平怎样提高。我曾见过西泠印社原社长的王福庵的一枚作品,石材为十分名贵的艾叶绿。艾叶绿非常稀少,过去价在田黄、鸡血之上,后来由于乾隆皇帝的偏爱,南方一些官吏争相献宠,使得田黄、鸡血略高于艾叶绿。这是一枚三分印,印文是小篆朱文《江上烟波》,四周连款,朱文隶书,十分精彩,目睹过此印的行家高眼,都认为是王福庵上乘作品的代表。
    再次,就是要有较高的学识修养和大胆创新的治印精神。大胆创新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已经具有一定技法功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学养。这一点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篆刻艺术水平的提高,是靠自己的学识修养“养”出来的,而不仅是靠玩弄技巧“刻”出来的。你不读书学习,就不懂得历史,不懂得艺术,不懂得审美,不懂得精神文化的内涵。依我看,在诗书画印四种艺术中,要论难度,篆刻排第一,书法居第二,绘画可占三,最易是诗歌。中国是诗的国度,先秦时期很多人没什么文化,但很容易随便吟出几句诗歌的。但篆刻这门艺术就不一样。篆刻发展几千年,20世纪以前,成百上千的人都在磨石治印,但创作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优秀作品、留下名姓和知名度的印人有多少?屈指算来不过几十人。所以说,篆刻是一种具有极高要求的艺术。日本人之所以把书法称之为“书道”,把篆刻称之为“印道”,其中一个主要的内涵就是由技进乎艺、再由艺进乎道的过程。道是什么?这个道,里面的学问很大,包括技法艺理、学识修养、艺术思想、审美追求、风格境界以及天分个性等等。其实,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经过上学读书、开启智慧、明辨事理,几十年做事处世,到画完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句号,无疑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依我个人的观点,每一个人的智商、天分其实都差不多(当然天生智障的傻瓜白痴除外),不管你长大成人后干什么事业,最要紧的是,看你能否将自己的智商、天分开发出来,能开发出多少,是20%?50%、还是60%以上?如果你的智商、天分能够开发出70%以上,那你就是一个聪明绝顶、无以匹敌的天才。苏东坡所谓书法“我书意造本无法”“书出无意于佳乃佳”的观点,无疑是总结了王羲之、颜真卿等古贤于书法的经验后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书法艺术是平时知识积累、学识修养达到一种境界时“无意识”状态下流泻出来的,而不是你死下功夫日课三纸“练”出来的。篆刻也是同理。但要达到这种境界极为不易。你没有那个天分(即使有天分但你并没有开发出来,或者开发得很不够),你没有点悟性,你没有理解篆刻艺术真谛,即使耕石一生,也未必刻出个真正意义上的篆刻家来。悟性是什么?悟性就是在艺术实践中迸发出来的一种灵感、一种境界。而这种灵感、境界是靠知识学养、艺术素养和人生修养“养”出来的。有人会问,智商、天分如何开发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你不妨真正地做做学问,抓住某一个问题把它彻底搞清楚,并从中总结、提炼出自己闪光的一些观点,兴许会一鸣惊人。因为,你苦苦做学问的过程,也就是你开发智商、天分的过程。学问做多了,那么你的智商、天分就肯定会比别人要高。
    一个印道人,如果没有一种远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他的作品就缺乏正大气象,就缺乏艺术品位,就缺乏那种让观者站在作品前大发感叹的艺术感染力。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些什么东西?仔细回想一下,历史留给我们的主要东西并没有多少让后世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而只是几千年辉煌灿烂的伟大的中华文化,或者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文化人,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人生价值就在于为子孙万代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财富。

原载《中国书画报》2014年5月10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