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支胜《风景的图像》系列作品赏析

严支胜《风景的图像》系列作品赏析

严支胜《风景的图像》系列作品赏析

日期:2014-08-08 10:51:58 来源:

美术 >严支胜《风景的图像》系列作品赏析

    严支胜
    1975年生于湖北荆门,男,汉族,湖北美术学院学士,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现为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个展:
    2010
    《阵风——严支胜个人作品展》      上海  香地艺术中心
    群展:
    2002
    《“物言物语”——湖北小幅油画展》      武汉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 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获金奖   武汉  光谷美术馆
    《第二届“风景 . 风情”全国油画展》       上海  刚泰美术馆
    2008
    《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               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第二届“时代精神”全国油画展》     北京  凯晟美术馆
    《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      重庆  重庆美术馆/北京  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2009
    《别样的现代性》学术邀请展       北京    元艺术中心
    《第十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武汉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GREEN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
    2010
    《2010约翰 . 摩尔(上海)新绘画大奖赛》作品展     上海  沪申画廊
    2011
    《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     武汉  湖北美术馆
    《炫—2011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获沈柔坚艺术奖    上海  上海美术馆  
    《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14
    《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    潍坊  鲁台会展中心

如此真切,又如此虚幻——严支胜《风景的图像》评析

    文/宋磊
    当艺术发展到今天,绘画不再只是一张漂亮的画面,或是对现实如实的记录,现代视觉图像取代了“图画”,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改变了文化交流与艺术传达方式。有人称,图像即观念。艺术家们构建各种图像,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巨大。如果说“图画”是平面的,那么图像的意义远不止表面上那么单薄,它承载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多元而深邃。

    《风景的图像》是青年艺术家严支胜的最新作品系列,在此之前,他执着地创作《阵风》系列达6年。一直以来,作为一个稳重、理性的艺术家,严支胜艺术之路一路扎实、平稳,寻找有意味的形式是他的探索主线。《阵风》是他迄今为止最大的作品系列,描绘了衣物飘扬于城市上空的“时代风景”。从《阵风》到《风景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新系列其实是主线创作的分枝性延展。

    城市的名胜、夜幕中的亭子、天空中那片云朵,那片曾经嬉戏的草地……风景依旧是记忆深处那个风景,然而,当一切于图像中重新呈现,熟悉的风景竟是如此陌生。
    随着“70后”一代纷纷步入四字头的年龄,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他们所积累的记忆也渐渐厚重,并不自觉地在艺术表现中重现回忆。然而,这种重现往往并不甜蜜,而略带苦涩,抑或是对现实的质疑与诘问。《风景的图像》也是这样。

    《风景的图像》依然由风景占据画面最大面积,严支胜依然用他特有的温和、含蓄,安静、内敛地描绘着近乎黑白色调的风景。一方面,色彩的缺失,让画面充斥着沉郁、忧伤的气息;另一方面,画面如同老照片般产生时空错位感,在意义上区别于即时呈现,而传达往昔之景、记忆之景的视觉暗示。

    虽然画面的主体是风景,但《风景的图像》绝不止于风景画。在画面上,分布着一些呈横向延伸的色块,构成感强烈,为观者打开丰富的外延联想。
    色块平直,形态规则,在构图、面积上颇具设计意味,令人联想到生硬的介入与构造;色块又颇似数码图像缺失数据时的状态,于是,画面成为一张信息缺失的图像,一幅打不开的风景。严支胜让画面与现实产生隔阂与疏远,风景不再是感观之景,而成为观念之景、概念之景。

    时光荏苒,纷繁的生活中,对往昔的记忆往往是我们内心的慰藉。但试问,如果时光倒回,我们能回到的过去是怎样一番模样?《风景的图像》暗示着一种可能:真切,但虚幻。也许是因为现实对我们的生活改变太多,干预太多,重返过去,唯有依靠机械地数字化模拟,以致失真;或者,现实已将我们的回忆打成碎片,在匆忙间,丢失记忆的细节在所难免,尽管我们努力回忆,但依然编织不起一个完整的“昨日风景”。纵然是风景依然,情愫依旧,但也许,一切只是假象,只是所谓的昔日重现,而真正的昔日,也许再也回不去了。将风景转化为图像,改变的岂只是画面。

    作为一个玩味于绘画趣味的艺术家,严支胜一直没有放弃对绘画性的关照,他在画面中营造着视觉对比,以获取审美趣味。抛开观念承载,《风景的图像》本身也是具有视觉审美价值的画面。鲜艳的色块与灰暗的风景,形成色相对比;平涂规则的图形与蕴含情绪的笔触,产生工业化与生命性状的对比。与此同时,观念的传达并不妨碍严支胜对于绘画迷恋的释放,那些饱含情绪的笔触正是心迹之象,觉察中,隐隐寻到一丝淡淡的忧郁,一道浅浅的伤痕,若有若无,却又挥之不去,这又何尝不是当代都市人的普遍生活体验?严支胜用这样一种他所惯常的、具有凄婉诗意的方式呈现着。

    一幅信息缺失的风景图像,令我们思绪万千:是什么介入了我们的风景?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回忆?又是什么让我们的风景变得如此图像化?严支胜的画面提出了一个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并告诉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眼中的“真实”,我们还需反思、体悟。

2014年7月20日
宋磊于武昌南湖

    作品欣赏:

风景的图像1  布上油画 80×100cm 2010年

风景的图像2  布上油画 80×100cm 2010年

风景的图像3  布上油画 80×100cm 2014年

风景的图像4  布上油画 60×110cm 2014年

风景的图像5  布上油画 100×100cm 2014年

风景的图像6  布上油画 100×100cm 2014年

风景的图像7  布上油画 丙烯 100×100cm 2014年

风景的图像—8  布上油画 44×60cm 2014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