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为众人敬仰的画家胡荔萍先生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为众人敬仰的画家胡荔萍先生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为众人敬仰的画家胡荔萍先生

日期:2014-07-21 09:30:37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记为众人敬仰的画家胡荔萍先生

    “德寓之于艺术”,

    “学画先要学会怎样做人”。
    这是胡荔萍先生常向学生说的两句话。胡荔萍先生有众多的学生,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大家都被画家的人品,画品和画风所吸引,求教者甚多。
    我作为众多的学生之一,有幸能够经常光顾先生的画室。在不足八平方米的画室里,我常被悬挂在墙上的新作所吸引。这不,墙上的一件新作正吸引我的目光:高昂的公鸡,富丽斗艳的牡丹,一动一静,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先生见我如此痴情,便笑道:“前几日,刚作此画完毕,悬挂于墙上,只见一蜜蜂从窗外飞来,在画中的牡丹花上叮了几下,便又飞走,真有意思!”受此启发,先生再画雄鸡牡丹图,会在牡丹上画一蝴蝶或蜜蜂,整个画面便更加传神,更加令人兴趣盎然。从中我也领悟到了花鸟画不仅要画得有趣,更要传神。先生打开了画柜,让我有幸目睹了他那一件件佳作珍品。我仿佛置身大众自然的怀抱:苍劲耸立的古柏,清新秀润的荷塘花草、翠鸟,妙趣横生的小鸡、斑鸠,闲逸飘荡的鸭群,雄霸天下的秃鹰,轻盈曼妙的仙鹤,美丽高雅的孔雀……无论是大尺幅的作品,还是方寸小品,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勃发之力,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让人在观画间产生无限的联想……
    先生的用笔如行云流水,疾如风吹劲草,顷刻间便一挥而就;先生的用色则艳而不俗,墨彩相生,虚实相间,点到为止,格调素雅,雅俗共赏;先生的构图常别出心裁,一改古法,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许多观画者都认为:先生的画既有田园诗般的意境,又有音乐的美妙旋律,难怪先生的画展如此轰动。
    “法先人而为我所用”,不断研究古人之法,不断创新自我,正是画家所探索的目标。先生教育学生“走传统的路,走民族的路,但更要走自己的路”。他还反复强调“万物皆吾师”,写生是学画的必由之路,“师造化”,才能“中得心源”。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先生书架上的几十本写生稿就可以观察到画家的足迹:有黄山的奇松、怪石、瀑布、云海,泰山的丰碑、日出,孔庙的松柏、石刻、古迹,九华的庙堂、梵音,洛阳的牡丹、花卉,大理的孔雀、植物,公园里的雄鹰、水禽、飞鸟,乡间的蔬菜、瓜果、鸡鸭,张公山公园的望淮塔,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先生的辛苦努力为他带来两次画展的巨大成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有一年家乡水灾,先生向家乡捐赠了四十二幅中堂,支援家乡重建;蚌埠市受水灾,先生多次捐钱捐画;市儿童中心筹建,先生捐钱资助,受刻碑表彰;汶川地震,先生更是积极,捐资捐画,为灾区重建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正像先生说的那样,“人民给了我荣誉,我把艺术奉献给人民”。
    先生已年近耄耋之年,仍壮心不已。在老年大学任教期间,他把自己的几十年的绘画经验编写成教学课本,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员。学员虽与他年龄相仿,可还是亲切的称他为胡老师。有一次上课铃已响,不见老师的身影,学员们用焦急的目光等待着……不一会儿只见先生手捂着腹部缓步走上讲台,“很抱歉,我刚从医院出来,多年的胆结石复发,现在疼痛已缓解,我不能让大家白等一堂课,请翻开书本……”学员们感动万分,为老师的精神折服,再加上平时有感于先生的为人、画艺,便集体赠联以示对老师的敬仰。联曰:“诲人不倦,百问不厌;善诱善导,劝学劝练;深入浅出,亲手示范;因材施教,立竿影显;情操高洁,品格完善;无究名利,志在浇灌;苦心不负,桃李争艳;以此良师,当世罕见;尊师之意,海枯不变;祝愿吾师,身心永健。”
    先生虽名扬在外,但他仍保持了一个画家正直善良的本色,不媚俗,不轻狂,有着不断奋进的追求,保持着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对艺术的执着和求索,是他仍能在绘画上更上一层楼的保证。祝先生万事吉顺,艺术常新。
    1997年3月21日
    作者为安徽美协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
    毛毛于上海寓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