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化而归自然——读孙承平绘画随笔

从造化而归自然——读孙承平绘画随笔

从造化而归自然——读孙承平绘画随笔

日期:2014-06-12 14:21:11 来源:
关联艺术家:

>从造化而归自然——读孙承平绘画随笔

     文/刘墨

    原来读画史,读到北宋的范宽,说他一开始学李成的画,学着学着,就开悟了:“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他放弃了过去的画法,隐居到山里,每天观察风云与山水的映照与变化,默与神遇,千岩万壑,活脱于笔端。这一直被当作中国绘画“现实主义”的源泉,而如果仅仅把范宽的默与神遇当成“现实主义”,显然忽略了中国绘画特有的哲学意味,因为范宽的目的是“师诸心”,即回到自己的本心创造。向往无穷的天地之心,在窥到天地的秘奥过程中得到安顿,它见于山峰见于树木,然后归于自我。《圣朝名画评》也终于把“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的高度评价给了他。所谓“自我”表现云云,并不是19世纪以后的专利!
  后来董其昌划分“南北宗”,影响所至,却只剩下“模古”、“拟古”。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董其昌自己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恰恰是在师古之后,能够体现天地的生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张反传统的旗帜以后,“现实”、“生活”成为艺术家最重要的主题来源,出发于此,归宿于此。虽然到今天许多画家已经剥离了绘画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功能,但“生活”与“现实”仍然是重要的创作手段。
  当孙承平给我看他的作品时,我隐约读得出他绘画的经历——他一方面净化着他的笔墨,一方面也丰富着他的笔墨——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倒也近乎实情。因为像他这个年纪的画家,极少没有画过宣传画、海报的。而也正是像他这个年纪的画家,在学习国画的过程中,不得不努力补习画国画所需要的书法、诗词、笔墨……前者丰富了他的画面感,后者则净化并充实了他的笔墨。
  他在绘画上的导师范扬先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最注重“写生”一派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影响之大,山水画界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孙承平同样也受到范扬先生的影响,对树石与色彩的运用,尤其相近。但是仔细观察孙承平的画面,却发现他与范扬的不同在于特别有一种画面的“镜头感”——这是一个电影或摄影的术语,它一方面指摄影师对画面构图和主题过人的把握与控制能力,一方面指模特在镜头前的表现能力。在我看来,最具镜头感的摄影大师无疑是法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在《思想的眼睛》里有这样一段话:“摄影报道是为说明一个问题、专注于一个事件或表达某些印象和感受而发生的。由头脑、眼睛和内心世界共同作用的渐进过程。我们围绕着事件自身的发展去表达,最终逐渐使它丰满起来。”显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布列松得益于绘画,可能尤其得力于中国水墨。
  无疑,孙承平的写生与此正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重庆大足写生》、《北京昌平写生》以及他家乡《昆嵛山写生》,都是他作为成功的写生典范之作。从这些作品来看,孙承平的写生并不是一种类似于摄影的报道,而是将眼前的景物化为一种“书写性的展现”。这种“书写性的展现”的完成,只有在完成笔端分造化、岩壑一缣收之后,才可抵达中国画的秘奥之境。而如果我们能从孙承平的画中看出他画风的或厚重或灵动,那都是得自于他在如何平衡写生与创作之间的进境。
  除了景物的刻画,孙承平更擅长于笔法的屈折顿挫之表现,他热衷于用长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在纸面上形成物象、形成结构,笔力、腕力在画面上起伏有致。逸笔撇脱,墨光四射。
  黄宾虹说,书法即画法之所在,而书法修养的欠缺,差不多是当今从事绘画者的通病。国画的妙处恰恰在于它的“书写性”而不是“制作性”。因为在中国绘画中,画家被告诫要像书法家一样赋予每一点线以气势、神韵,当这一点被达到时,他就完成了天与人、心与物的整合,因为“写”字体现了人与宇宙的隐秘应和之间的象征性。《石涛画语录·变化章第三》:“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正是此意。
  我认真地品读孙承平的作品,注意到他更爱表现千岩万壑的壮美,点线苍茫,笔力厚重,更有一种境象与气息,江郊海野坡陀阔,林远烟疏淡天末,超出眼前景、笔下物。这山水既是自然之性,也是自家风光,自然的山川早已经转为胸中的丘壑了。
  孙承平基本上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与艺术风格,他是不断地奔向中国绘画艺术圣殿的虔诚的朝拜者,他扎实地在向前行进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