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先锋】朱发东、庄辉于1994年11月16日北京对话

【艺术先锋】朱发东、庄辉于1994年11月16日北京对话

【艺术先锋】朱发东、庄辉于1994年11月16日北京对话

日期:2014-05-21 18:08:54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艺术先锋】朱发东、庄辉于1994年11月16日北京对话

    现实的敏感者
    朱发东(以下简称朱):我们怎么会有今天这次谈话。
    庄辉(以下简称庄):因为近两三年,实验艺术在中国才有了新的开端,我觉得有必要理清一些重要问题。
    朱:前几日,我看到有一本新书,叫《今日先锋》,这个书名很好。
    庄:先锋的意义我认为很难确立。
    朱:我以为,所谓先锋就是现实的敏感者。
    庄:你是否认为,先锋的意义就是对艺术本体的把握和敏感。
    朱:是,艺术还应该包含了,对社会的把握和敏感。事实上先锋艺术在中国已经发生,并向进深发展。
    庄:92年8月《火石》小组“为人民服务”事件发生,10月孙平的《股票》;广州双年展《新历史主义》小组的“消毒”行为;你的“寻人启事”;成立、马云飞等人的“钟现代”葬礼活动以及山西的《乡村计划》。这是92至93年初发生的,到了94年这种状况有了新的变化。
    朱:我认为这种状态,是从89年以来一直酝酿的结果。魏光庆的“自杀行为”、还有肖鲁的“枪击事件”,这些都是前期的铺垫。而近年先锋艺术的出现,已经有了它所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它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庄:这种需要是因为人们不满足以往的模式,实验艺术(先锋艺术)的出现,它带有一种社会的性质。艺术家在选择自己的语言方式的时候,把握了某种大众的传播符号。我们在孙平的“股票”里看到,这种选择带有波普意味。那么《新历史》小组也在把握这种社会热点;《兰州军团》针对的是没落的现代主义。而你“寻人启示”的出现,就更具有一种直接性。
    朱:双年展后,在空虚和无聊之中,迫使我不得不寻找一种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这时候就有了新的可能性,我开始在纸本上制作很多带有波普意味的“大名片”,这种波普的意味提现在文字的应用上,那么到这时“寻人启示”就自然产生了,这是从自身到社会的转变。
    庄:那么“大名片”的意味,体现在对毛泽东时代的文字情节上,而“寻人启示”已经转化为社会化的语言。
    朱:这时我联想到,当操作和艺术市场成为92年最火爆的话题时,由王林先生主持的“文献展”,以一种严肃的学术姿态出现,关注艺术自身的发展和批判性。
    庄:实际上,实验艺术已经远远超越了操作的话题,行为本身的出现就是对商业艺术的背离,89之后的实验艺术,才真正具有中国社会的意义,这种意义标志着中国艺术家的成熟。92年《火石》“为人民服务”行动,是对政治语言的挪用。
    朱:你在洛阳展开的一系列“为人民服务”活动,可以说在国内还没有出现过这种大规模的艺术行为,广场上众多的人,我不能说他(她)们是这个作品的参与者,但无疑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同广大公众发生广泛联系,继而又受到国家机器的关注,随后,被认为是艺术行为而被认可。据我所知,“为人民服务”在后期扩散到工厂、农村、发毛巾为老板姓放电影,这个活动发生在今天的社会,如果在毛泽东时代发生,是很自然的事情,决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而在今天这个事件作为艺术发生了,相反人们认为不可思议,在一个很商业的社会,作出这样的举动,让人不可理解,艺术家总是作出一种背道而驰的行为。
 
    先锋艺术的社会性
    庄:在商业社会里,金钱可以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划定在一种买卖关系里,某一时期的前卫艺术,一旦被大众传媒接受,就会形成流行的趋势,这样就迫使先锋艺术家对既有的艺术进行批判,保持批判的姿态。
    朱:我想强调,94年我在北京的“此人出售”,表面上它采取对商业文化的认同,但它在认同的过程中,表现出批判的态度,它是通过艺术家身体直接呈现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精神物质化的过程。实际上这是一种策略,形式上的认同呈述的又是一种不认同,别人容纳你的时候,你已提现了批判的行为。从这一点,它区别于张洹、马六明的作品。
    庄:以上谈到几件作品,多是对公众符号的借义,从94年以来,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张洹的作品就很有代表性,他把身体作为物质材料,对自身进行自残,是内在精神的体验,他的作品“12平方”以及“六十五公斤”,以自残及自虐的方式,消除行为过程中的表演成分。美国艺术家克里斯.伯登,把自己作为“射击”的目标,毅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同时在美国还出现了一位华人艺术家谢德庆。
    朱:谈到张洹,我认为他的作品是很震撼的,用铁链把自己悬吊在木梁上,用一根输血管从自己的颈部抽血,血液滴在地面被电炉烘烤的铁板上,使整个房间弥漫着刺激的血腥味,整个作品持续一小时。而马六明的作品“芬马六明的午餐”向人们展示了中性的概念,他的作品表达了社会的一种颓废情绪,这是十分真实的。
    庄:到94年我们能感觉到部分艺术家的语言更趋于个人化,在这里,我不认为他们已经放弃了对社会符号的选择,更没有放弃对社会的针对性。但同时,由于一些艺术家语言设置的障碍,想要呈述的太多,反而消解了自己想要关注的问题。
    朱:比如宋冬的作品《又一堂课》,就有类似的倾向。
    庄:不过他近来的作品“容器”却有一种很大的变化,显示了对个人语言的纯化过程。
 
    走向成熟的标志
    庄:通过分拆,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谢德庆在没有将自己关在他设置的“牢”里之前,就不知道被关在牢里的结果,张洹是通过对身体物质的体验,把握了这种精神上的反省。他们都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体验将要发生的不可预测的结果。这时,我想到94年《夏天》,我的一些体验,近来,在北京接触了一些包括你在内的朋友,对我这些作品有部分偏误,我需要具体陈述一下,“夏天”这件作品是我思维片段的第一个部分,它通过行为助化自己想思维深度的体验过程。第二个部分,将是文本思维片段,包括对大脑思维痕迹的描述,以及通过文字进行的思维活动。第三部分,是体验助化思维的进程。
    朱:那么,你是否在向人们提示,人在旅途这种状态,人没有加,但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的话题就很有意义了。当我在93年7月剪去长发时,这是一个“理发”的行为,我直接呈现的是“理发”之后的结果,今天很多艺术家都抛弃披肩长发,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出现。
    庄:这实质上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朱:显示出你能否放弃既有的习惯符号,你察觉到没有,多数理论家及艺术家还没有觉察到这种时代的转变。
    庄:这种时代的转变不是人为地,这是由人们的心理需要所导致的。社会通常把先锋艺术认为是一种颓废的现象,但这种“颓废”往往是最具有革命性的。
    朱:前几日,我同艾未未先生谈到,艺术家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虽然他不能直接参与社会变革,但却能给一个忙于生计的社会,提供一种幻想的空间。
    庄:我们以往的艺术已经成为没落的样式主义。
    朱:因为实验艺术的先锋性,是部分批评家丧失了敏感,从传媒上能看出他们的疲惫状态。
    庄:前几日,同栗宪庭先生谈到,新世纪艺术的可能性,将会在具有古老传统的文化土壤中酝酿。
    朱:这就使我想到了你谈到的入关问题,中国正在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当代艺术同样面临着入关问题。
    1994年11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