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当代》一个古老寓言的现代意义悖论

《杞人.当代》一个古老寓言的现代意义悖论

《杞人.当代》一个古老寓言的现代意义悖论

时间:2013-06-09 10:10:45 来源:

>《杞人.当代》一个古老寓言的现代意义悖论

        赵梓辰《杞人.当代》系列油画的阐释   
        这个系列的创作主题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成语寓言“杞人忧天”,作者以此演绎出当代中国人行为观念与原来寓言意义相悖离的现代式场景。基于当下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群体精神状态参照寓言本意做一个含义相反的荒诞悖论式描述。
        寓言“杞人忧天”的原意是古代杞国有人担心有一天“天”会掉下来,并为之忧心忡忡,因而成为人们的笑柄。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担忧,在聪明人看实在是来十分可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个不聪明的“杞人”人反映了古人对上天(自然环境)的尊敬与敬畏。
        相对于今天,古代科技和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更多地寻求自身与“天”、与“神”的沟通,诸多神秘的禁忌让古人的行为顺应天意,保持着对上天的忏悔畏惧之心。实际上是把人类看成是与自然和谐的一体共生共处,通过敬畏与道德限制人的欲望泛滥,使人的行为有所顾忌。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理念,人的欲望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之有序协调发展,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准,这无疑是古人的大智慧。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科技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成为当代人新的宗教。借助科技力量人类似乎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人们的欲望无限膨胀,精神上的“天”和“神”已渐行渐远,人类把自身凌驾在自然之上,仿佛已经是自然的主宰,随心所欲地竭泽而渔,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这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截然相反,以占有大量实际并不需要的物质来填充永无满足的欲壑,用显示物质财富的多少证明自身的价值。其实也是可笑的现代新“杞人”。
        事实上,将画面转化成语言来描述是困难的,每个人对画面的解读都加进了个体的感受和个体的视觉经验。从作者表述的角度上讲,“天”,可以寓意为神;信仰;禁忌;或自然环境资源。现代人崇拜科学技术,追求物质金钱、利润的最大化,以为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人就能得到想得到的一切,奉科技为信仰,排斥精神与灵魂的道德净化,虔诚的信仰渐渐消解,人类贪婪的兽性 欲望在各种媒体的蛊惑下大行其道,信仰坍塌,物欲横流,道德下滑,诚信丧失……。各色人等为了物质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虚荣和肉 体物质享受,并且冠冕堂皇,理直气壮。杞人的后代思维模式和做事行为处处和祖先相反,仿佛都是超人,无所不能,对大自然(天)毫无敬畏之心,大肆攫取而无半点羞愧之心。
        中国古代哲学中与自然保持和谐,顺应自然的古老智慧已被事实上抛弃了,古老的智慧被看成是 落后,保守,僵化而遭到后代人的耻笑。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化的消费主义资本运作将中国带入了物质消费时代,各类媒体信息诱惑着,放大着人们的感官欲望,泯灭善良,解构信仰,以娱乐取代文化以,以作秀取代真诚,以科技取代人性。没有道德底线,精神荒芜后的狂欢,永远满足不了的的欲望,让人们对“天”毫无顾忌,进入了一个更加“无忌”的群体流氓性国民语境。
        当代人无暇反思或不愿意反思盲目发展的利弊,今天的人难道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人们在欲望的泥沼里不停地堕落,无法自拔,在娱乐至死的欢乐中糜烂,永无解脱。在人们还在沾沾自喜地数着以破坏环境和道德沦丧为代价得到的几个小钱的时候,那么,对于《杞人》的思考也只能是个思考。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