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绘画意象构成中的“味”

论中国绘画意象构成中的“味”

论中国绘画意象构成中的“味”

时间:2013-03-06 15:13:05 来源:

>论中国绘画意象构成中的“味”

        【内容谪要】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绘画审美范畴中,除了传统中的形式以外,还有诸多的构成因素。其中包括了感觉、意象、想象和直觉等等,这其中就有中国画的“味道”这么一说,其实“味”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但很少有人真正切身体会她,更鲜为人知的去研究他,这个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去追根溯源的,但究其内涵还是有很深的哲学理念,就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绘画    味   意象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味”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味”,我们只能饱食终日,生活就会失去意义。在艺术范畴中,“味”也是有她的实际价值,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我们东方人独有的审美价值体系,因为直觉的体现,存在于任何美学体系之中。
        一、“味”的艺术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意向,按区域把“味”划分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是根据不同地域形成的明显特征,且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能形成就有她的价值存在。一般我们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往往会把情感注入其中,人离不开环境,环境往往造就一种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往往深入我们的情感之中,艺术也就渗化其中、互融其里,这一点是共性,
        艺术的发展往往离不开生活,生活造就了艺术,我们怎样去理解生活之中的,酸、甜、苦、辣。她和艺术之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情感又是怎样注入其中?。
        艺术家往往喜欢张扬个性,个性往往是生活造就的,这就不难理解艺术的生活化了,个性往往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味道是我们咀嚼出来的,在人们生活之中我们往往喜欢用色、香、味、美、来形容食物的好坏,其实“味”才是真正的本质,最刺激我们的往往是最后的味觉。我们经常用“品味”来形容一个人,所以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往往也用“品味”来形容,
        味道的本质是体现作品实质必然规律,画家要因事物外象,由表及里的深化事物,用哲学的观点表述出来,这就要自己首先对事物有一种体悟,体悟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回味,观察事物的“味象”,我们在食用食物之前都有一种感受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非常必要的,无论食物前期的过程如何,终究都要落实到最后的“味觉”。所以,作品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她不仅要使味道出色,还要有回味的过程。
        二、“味”的审美体验
        作为审美意象,“味”的涵盖面非常之广,有“趣味”、“意味”、“滋味”、“润味”、“韵味”、“气味”、“回味”、“余味”、“风味”和“无味”等等,味觉的形成使审美意象不断深化,强化了作品的多元化,形成了作品的个性特征。
        其实在以上味中,老子提出的“无味”是其味中的最高境界,他以“味无味”阐述审美的本质问题,把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孔子在论述味的时候说,“声亦如味”《左传、昭和二十年》把味纳入审美体系中。齐梁时代的刘勰《文心雕龙》的“余味曲包”提出作品要含蓄蕴籍,塑造艺术形象要有感染力,唐代非常讲究“韵味”,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宋代欧阳修提出:“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对味的审美又有了深刻的论述。明清时候,很多的作品都以味加以论述,“又华之以色,永之以味”,《驳何氏论文书》,谢榛:“大篇约为短篇,涵蓄有味”。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味”在作品的作用。
        从审美的价值看,中国的审美体系大致有以下的划分:
        商周尚“象”
        秦汉尚“势”
        晋代尚“韵”
        魏晋南北朝尚“神”
        唐代尚“法”
        宋代尚“意”
        元代尚“态”
        清代尚“质”
        在论述味的审美形成过程中,味的表现方法其实是艺术家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大多数艺术家可能都是无意识或者是潜意识的流露出来,但是我们的艺术表现始终是围绕一个方向,那就是以艺术家自我为中心。东方的审美是涵蓄内敛,白居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典型的东方审美价值观。
        另外:从“味”的表现形式上看,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她的合情性和无理性,无理是违背生活常理的逻辑思维,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子野的《一丛花》:“沉恨细思,不如桃李,犹解嫁东风。”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亦是如此,好的绘画只是在形式和情感上求得逻辑思维的合理,最终和真正的自然主体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求艺术的合理,玩味客体审美内涵,通过主体表现给观众,中国绘画就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和“终不需一语道破”的佳境,情理往往相驳,中国绘画在士大夫眼里往往是一种“玩味”。
        三、“味”的价值
        其实最能在“味”上体现的东西还是文学作品,中国诗歌即是如此,深入其中细细品味、才能回味悠长、遐想连篇。然而,中国绘画与文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价值体系也趋于相同,中国绘画在审美观察过程中非常强调体悟,由表及里的去观察事物对象,揭示和发现客观事物内在蕴意的本质,从而深化美学体验,只有“咀嚼既久,乃得其意”(范晞文:《对床夜语》)。
        (一)“味”的信息载体
        品尝到“味”的同时,我们就要通过一种信息方式传达出来,笔、墨就是中国画传达信息的一个载体,在中国绘画艺术创作中对“味”的把握是非常讲究的,其中的干、湿、浓、淡,抑、扬、顿、挫的把握都体现在客观世界的笔、墨意味上,只有通过它的“神遇、迹化”,在主体通过客观的观察后,经过逻辑整合,才能展现出来的主观客体。笔味墨韵是心象的代言,这一切的“味”要在通过笔的运用、墨的滋生之中完整的展现出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是“味与味”的调剂,只有心象与笔味墨韵组合的完美体现,才能引起我们审美的共鸣,获得事物内在的“品味”,使之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刘勰的“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把审美对象转化为艺术象形,都要通过笔、墨来传达其中的味道,而后得其自然之真谛。使受众者赏心悦目,
        (二)“味”的信息迹化
        体味自然是我们审美的最高境界,宋代画家宗炳把“体味”直接贯穿运用的绘画的审美之中,提出,“澄怀味象”(宗炳:《山水画序》)、“澄怀观道”《历代名画记》,使绘画审美境界有了新的解析,当画家在得到绘画的体验同时,语言的表达如何述之笔、墨,“味之味”如何结合,就产生了我们主、客体的信息迹化,这个过程是我们心象和迹化应该定存的一种固有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存在于我们的心象潜意识之中,属于不可解范畴。主体在形成美的关照只是一个过程,心象往往是通过“神遇”激发灵感,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心象通过迹化以信息的方式传达出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我们的笔、墨迹化过程,解析不清直接影响主体的美学意象,所以笔、墨之味要和内在的意象直接的联系起来。那么我们通过感知的本体过程,就会构成一种审美的完整体系,清晰的通过审美转化而获取意象的本质。
        (三)“味”的深化解析
        随着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入,审美对象也在不断的变化,作品内涵也在不断的提升,“味”也趋于多样性,在作品之中往往会出现意味深长的“味”,所谓的五味杂陈就是这个意思,很难表述清楚,以下是“品味”的对应形式:
                内容           含义        形式
       ↓              ↓           ↓
                有意识      无意识    潜意识
       ↓              ↓           ↓
                具象         抽象        意象 
     ↓              ↓            ↓
                可解        不可解    不必解
        从以上的对应形式我们不难看出,一旦形式发生变化,味象也随之改变。如果我们能够解析,就可以调动受众者的感知、想象、情感、认识等心里因素,使他们把握住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更好的体会事物的精神实质,“回味”于艺术更高的境界之中,
        四、“味”的意象形式
        我们怎么才能体悟到绘画中的“味”呢?,当我们感受作品时,其实他的人生味象已经融入到作品之中了。凡是好的作品,他的意象形式一定是他生活感悟的写照,古往今来,很多的艺术家亦是如此,其中个性最鲜明就有八大山人和徐渭,八大山人的作品从意象形式看可用“耐人寻味”表述,他从明朝的皇室后裔,落魄到出家,其心里感受无以言表,这种味道是一般人无法体味的,其中的酸、甜、苦、辣,怎一个“味”字了得,徐渭则是以“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了却残生,他八次乡试未中,蹲了七年大狱,人生坎坷可想而知。(还有很多其味的画家,这里就不一 一举例了),从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味”的意象形式。这就是我们说的人生的“意味”,反应在作品之中,当我们驻足于作品之前时,会使人们荡气回肠、震撼心灵。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作品意象趣味和生活体悟都密不可分,我们说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创作,在我国地域的划分上就可以感觉到,南边的甜美、北边的厚重、东边的苦辣、西边的酸涩。当我们置身于作品中,潜意识的会感受到,或者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种“味”蕴藏于作品之中。
        五、“味”的延伸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畅通,传统意义上的“味”也在发生变化,艺术家的灵感不只限于创作上,他和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是密不可分的,艺术家的构思是在扑捉生活细小环节的想象中完成,意象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当我们“品味”自然的同时,同时也在体味着生活中的各种滋味,这种“味”是我们艺术家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事物上都应该感受到的。当今由于南北的融合,东西方差距的缩小,生活之“味”,艺术之“味”都在随之改变,不能因为我们看不到或者没有感受到就忽视了她的存在,艺术家的敏锐直觉将永远不会失之其“味”。
        参考文献:
      
        谢赫:《古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中田勇次郎:(日)《中国书法理论史》,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石涛:《石涛画语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高亨:《老子注译》,河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